• 关键字:
  • 栏 目:
  • 高级搜索
您是第位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中新网:滨湖法院马山法庭能动型规范化建设效果好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0-08-02 08:00:11 打印 字号: | |

 

      滨湖法院马山法庭以破解司法难题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积极拓展服务空间,切实加强规范管理和队伍建设,力促能动性规范化发展,为维护辖区和谐稳定、促进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今年上半年,该庭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501件,同比上升188%,结案416件,同比上升182%,结案标的为7405.94万元,同比上升149%,调撤率达73%。

  一、强化审判职能,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1、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认真贯彻落实省高院《关于为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不断强化能动司法理念。针对辖区内私营与民营企业较多、管理人员法律意识不强、企业权益保障能力较弱等特点,充分发挥商事审判职能,采取行之有效的司法应对措施。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密切庭企联系,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提示监管法律缺失,最大限度降低企业转型中的经济负担,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进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稳步发展。

      2、集中化解涉诉矛盾纠纷。今年上半年,该庭受理的民事案件占受理民商事案件总数的85.63%。近年来,法庭离婚案件呈不断增多趋势,且许多案件矛盾尖锐。该庭认真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司法原则,将调解工作贯穿于立案、审判、执行、信访等各个环节,拓展调解领域,规范调解程序,注重调解质量,提高调解效率,努力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双赢。如一起案件审理中,双方当事人情绪激动,庭审结束后即在法庭外争吵扭打。全庭干警第一时间予以了劝阻,并耐心进行疏导教育,有效控制了局面,避免了矛盾升级。在后续审理和执行中,干警始终保持高度警惕,最终妥善化解了纠纷,当事人没有再发生过言语、行动过激的行为,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

      3、有效促进社会管理创新。该庭广泛开展和谐乡镇、和谐社区的共建活动,对审判中发现的社会管理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帮助有关方面加强和改进工作。鼓励干警深入企业、农村、学校、社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及时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努力完善诉讼与非诉相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主动加强同相关部门的协作。在解决地方影响较大的纠纷时,邀请地方司法所的同志协同调处,有效化解了双方当事人的矛盾,合情、合理、合法地解决了纠纷,使地方企业、群众及机关部门对法庭工作的认同感大大增强,法庭的社会形象也得到了提升。

  二、提供优质服务,切实落实司法便民惠民。

      1、深化“人民法官为人民”活动。将“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暨学习陈燕萍同志先进事迹活动、“千名法官服务工程”活动、落实“能动司法与创新服务”十项实事作为契机和动力,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做到想当事人所想,急当事人所急,依法能快则快,防止久拖不决,进一步提高司法公信力。原法庭副庭长张劲松同志在审理一起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了解到原告家庭生活极为贫困,及时向院领导汇报,征得院领导的支持后,为原告办理了免交诉讼费的手续。案件判决生效后,因被告暂时没有支付能力,原告再次来到法庭请求帮助,张庭长掏出自己的1000元现金助其渡过难关,并亲自联系执行局的同志予以协助。原告当场感动地声泪俱下,张庭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司法为民”的宗旨。

      2、切实落实便民举措。该庭不断加强立案窗口建设,安排有经验、有耐心、有服务意识的干警负责立案工作,做到了首问负责、文明接待、服务到位。让前来咨询及立案的当事人享受到“一茶、一座、一册”,即当事人可以坐着沙发椅,喝着马山茶,阅读《诉讼收费标准》。不断深化巡回审判工作,开展了“把法律知识送进社区,把法庭审案搬到村委,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活动,充分发挥巡回审理灵活便捷的工作特点,拉近法官与群众的心理距离,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把巡回审判工作同法制宣传相结合,将服务落实到基层。大力推广“陈燕萍工作法”,努力用群众认同的态度倾听诉求,用群众认可的方式查清事实,用群众接受的语言诠释法理,用群众信服的方法化解纠纷。

  三、围绕强基工程,全面实现法庭管理规范化。

      1、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在建设办公场所的同时,我院不断加大投入,努力提高法庭信息化建设水平。为法庭更新了汽车、移动电话、电脑、传真机等交通、通讯和现代办公设备,办公、办案条件进一步改善。加强了科技法庭建设,通过庭审直播功能,院庭领导和监察部门可实时查看庭审情况,监督法官依法办案,促使该庭法官以更加严谨和规范的作风投入审判工作,做到审判过程规范化、透明化、公开化。

      2、强化规范化管理力度。坚持“制度管理”原则,严格落实院绩效管理考评体系,尤其突出审判管理,规范立案、审判、执行的各个环节,细化责任查究制度,把各种审判措施纳入绩效管理体系。将考评结果与干警评先评优有效衔接,激发审判工作的内在活力与动力,优化审判质效。

  四、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1、建立业务学习机制。该庭建立了周五政治学习、案件汇报、案件讨论制度。组织学习重要会议精神,引导干警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影响,确保执法办案工作的健康发展。对于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审理中发现的疑难问题,组织干警集中学习讨论,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进一步提高法律文书制作的效率与水平,一名法官在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评比中获得了“优秀法律文书奖”。

      2、切实转变司法作风。针对司法作风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司法行为,严格司法程序,加强司法监督。进一步增强干警的群众观念,切实解决“权从何来、为谁司法、靠谁司法”的问题,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在讲究司法礼仪、改善服务态度、弘扬司法文明上,法庭领导班子发挥了示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带领其他干警转变司法作风,树立和维护了人民法院公正、廉洁、为民的良好形象。

      3、深化司法廉政建设。严格执行电脑随机分案制度、分级定案把关制度,大力加强审判管理工作,确保司法权公正廉洁地运行。依法公开立案、庭审、执行等各环节,自觉接受政府、人大、政协民主监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大力培养和树立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严格执行《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抓好“五个严禁”的贯彻执行,夯实干警廉洁自律的思想道德基础。

责任编辑:wxfywcq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