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13年,我终于等到这一天,感谢法官为我主持公道,今年我终于可以安心回老家过年了。”9月6日下午,在江苏省江阴市人民法院滨江法庭的诉前调解室内,当讨要工资的农民工曾某在调解书上签字时,感激地热烈盈眶。
现年54岁的曾某是安徽到江阴打工的农民工,带领20多个老乡组建了一支施工队。1996年8月,江阴某装饰集团承包了山东济南一俱乐部的装饰工程,曾某的施工队承揽了该工程的油漆、墙纸等项目。1997年4月,曾某做完工验收后回到江阴,当他拿着24万余元的账单找到工程负责人李某要求结账时,李某只同意按20万元结账,即便这样,直到1997年年底,曾某仅拿到12万余元材料费,当他再去找李某时,集团因破产早已人去楼空。之后,曾某像大海捞针一样四处打听李某下落,由于没拿到工程款,他不得不解散施工队,逢年过节也不敢回老家。
2009年11月,曾某经多方打听得知李某新开了一家装饰公司,于是再次上门追讨工程款,但李某既不认账又不支付,于是2010年元月,曾某向法院起诉。可是法院在调解时,曾某突然提出撤诉,原因是他通过自学法律,了解到自己的案子已经过了诉讼时效,他认为法律已经无法帮到他,于是他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讨债。
曾某不断给市政府、信访局、劳动局等部门写信声讨李某,江阴法院得知曾某采取信访这种无奈之举后,主动找到曾某,决定通过诉前调解,帮助他讨要工程款。最终,经过法官的不懈努力,李某答应支付曾某工程款5万元,至此,这起棘手的农民工讨要血汗钱的信访案件得以圆满结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