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塘法院审结了一起特殊的聋哑人盗窃案。
一见如故 经历相似相见晚
张红英又聋又哑,没有什么文化,也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只能四处打一些零工糊口。由于生计艰难,她时常会干一些小偷小摸的勾当。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2007年底,张红英在江苏连云港行窃时被警方抓获,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刑满释放后,张红英的生活更加窘迫,只能在江苏各地奔波着找一些活干。2009年7月,张红英在上海到无锡的火车上,结识了骆建业。
骆建业也是先天聋哑,他的生活轨迹和张红英相似。四处打零工,偶尔小偷小摸。2004年12月,他因为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在火车上了解了彼此的情况后,两人就用手语欢快地聊了起来,分别时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
再次相逢 近况艰难起贼心
缘分这个事情真的是很难说。2010年3月,两人居然在火车上再次碰面。几个月的时间,两人的生活状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愈加窘迫,以至于三餐难继了。两人互相安慰,感慨万千。感慨过后,张红英心生一计,她提出,既然大家都无钱可花,不如再去做一笔盗窃勾当,成功之后就有钱了。两个有前科有手艺的人一拍即合,在无锡下车后就开始准备动手了,将动手方向投向了无锡市内拥挤的公交车。两人约定,由张红英负责下手盗窃,骆建业则负责放风掩护。
车上行窃 惯偷双双落法网
无锡市内,一辆拥挤的85路公交车。张红英和骆建业挤在人堆里,眼睛却不失时机地四处打量。终于,张红英发现了目标,站在车厢中门处的一位女士,她的挎包挎在身后。张红英挤过去,轻手轻脚地拉开那位女士的挎包拉链,将其中的一个红色钱包掏出来,随即就把钱包转移给在身后的骆建业,骆立刻把钱包塞在自己的上衣口袋里。二人以为得手,准备撤退,岂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就在反扒民警的监视之下。说时迟,那时快,隐藏在乘客里的三位反扒民警冲出来,将二人逮了个正着,慌乱之中,骆建业将钱包扔在了车厢的地板上企图毁灭证据。二人当即被扭送到派出所。
法网恢恢 二人再次判徒刑
2010年5月31日,无锡市北塘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盗窃案。说其特殊,是因为庭审现场除了审判人员、原告被告及辩护律师之外,还有一名来自无锡市特殊教育学校的手语翻译。经查证,被盗的钱包里有人民币2331元,还有身份证等重要证件。北塘法院认为,张红英和骆建业盗窃的数额较大,已经构成盗窃罪,且二人都属于累犯,应从重处罚,但因为二人都是残疾人,又适用于从轻处罚的规定。最终,法庭判决张红英有期徒刑九个月,骆建业有期徒刑七个月。(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