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因地制宜探索率先发展、优化发展、和谐发展之路,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社会发展指数依然保持全省前列,经济社会实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一五”即将收官,无锡市市长毛小平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评价了无锡的五年发展轨迹和成就。
2006年,无锡以县为单位,率先在省内建成高标准全面小康社会,顺利实现了“两个率先”中的“第一个率先”,2008年无锡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按照这一核心指标来判断,无锡已经顺利跨越了率先基本现代化的门槛,并向全面实现‘第二个率先’大踏步迈进!”毛市长认为, “十一五”期间,无锡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亮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经济发展规模大质量好。地区生产总值从2006年的3858亿元增长到2009年接近5000亿元,经济总量始终保持全国前十位;2009年,财政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00亿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十一五”期间,无锡涌现出了一大批在全国甚至全球领先的企业。无锡尚德公司挺进世界光伏产业产能“第二”,“海力士”成为国内12英寸晶圆最大产能基地。由于领先企业的带动和产业集群优势的显现,无锡成功拿到了“国家微电子高技术产业基地”和“无锡太湖保护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两个金字招牌。毛市长说,“这几年,无锡市致力培育传感网、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生物等8大类新兴战略性产业,创新型经济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2009年11月,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成功落户无锡,这是无锡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标志着无锡在创新型经济领域取得了崭新的突破。”
城市建设变化大功能优。“十一五”是无锡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最大、城乡面貌改善最快的五年,随着蠡湖新城、太湖新城、锡东新城等五大新城建设的全面展开,“一体两翼、七区一体”的现代化特大城市框架基本确立,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明显提升。同时,不断强化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建成“一环八射”的城市快速路网系统,每年新增城市道路都在100公里左右,城市建成区面积突破200平方公里。无锡机场也在“十一五”期间完成了改扩建,通航能力大大提高。此外,沪宁城际铁路正式通车、京沪高速铁路、无锡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也都已全面开工,无锡的立体化、现代化交通路网正加速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环境建设力度大生态美。五年间,无锡以太湖水环境治理为重点,强化各项环境治理措施,主要污染物入湖总量下降,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改善,富营养化指数降至中度水平。“十一五”期间,无锡建设成了省内唯一的“国家森林城市”,建成了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太湖蠡湖水域治理荣获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江苏省人居环境奖。无锡市也被国家环保部列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社会建设投入大实惠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口覆盖率达到99.6%,城区社区卫生服务普及率达100%。预计到“十一五”期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6万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1.5%和11.2%。同时,在制度框架上实现了城乡各类群体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全覆盖,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达到98%以上。
“过去的五年,无锡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同时也为今后一个时期实现由重点发展向优化发展、转型发展跨越,率先全面实现基本现代化打下了较为厚实的基础。”毛市长表示,“‘十二五’时期,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将进入更加协调的良性发展轨道。”
毛市长说,“十二五”时期,无锡市将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并以此为目标,加快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比重,加快提升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的比重,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格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有根本性的转变。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走应用型、开放型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道路,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努力把无锡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和科技创业家摇篮城市。继续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区域城市化水平,建设现代山水湖滨城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治理太湖水环境为重点,以国家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建设、低碳示范城市建设和“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为三大抓手,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驱城市。有理由相信,无锡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本报记者 陈薇亦 冯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