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中绽放笑容
两次诉讼、多次调解、十几次走访、历时一年,荡口法庭的法官们怀着深深“为民”信念,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今年9月将一起因车祸引发的赔偿案件调解成功,依法为受害人家属争取到了最大的权益。
一场车祸:妻子变成了植物人
2009年的一场交通事故使小孙(女)颅脑损伤成为了植物人,仅前期医疗及住院伙食费用就花费了17余万元。两个共同被告——车主小卫与车辆驾驶人老卫系堂兄弟,根据案件事实,法庭确定卫家兄弟在保险公司赔偿限额之外承担60%的连带责任。
在案件处理过程中,老卫自始至终不曾露面,小卫则由其律师出面处理全部相关事宜,除了治疗过程中支付的5万多元医疗费,案件从进入诉讼程序,其便未再支付过任何费用。
小孙的家庭本就十分贫困,这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更是给这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尽快拿到赔偿款进行治疗,小孙的丈夫小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然而,寄到两名被告老家去的快递均遭退信,诉讼中小卫留下的暂住地址也是“人去楼空”。再联系小卫曾经的代理律师,律师亦一再强调自己也在找小卫,案件就这样陷入了困境。
二次诉讼:赔偿加码 被告难觅
问题还没解决,第二次起诉又到了眼前。在等待法院移交安排伤残鉴定的过程中,小孙终因医治无效在家中死亡。一夜急白了头的小华再次来到法庭,重新递交起诉状。这一次,小华起诉的金额达到了67万多。找人,成了当务之急!诉讼中保全的那辆小客车,根本值不了几个钱。可是人海茫茫,上哪儿找这刻意躲避的兄弟俩呢?
法官们商量决定,从小卫这边入手,一面不断给小卫的律师做工作,一面在其曾经的暂住地周围开展找寻工作。一日,小华提供了小卫在常熟市可能居住的地址,法官立刻放下手头工作,火速赶去调查。房东证实:不久前小卫确实在这里居住过,但已搬离。此后,法庭庭长也亲自去常熟等地对此案进行了相关的执行工作,并在电话里与代理人进行了长时间的沟通。
柳暗花明:被告现身 依法判决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律师,法官终于联系上小卫,这令承办法官喜出望外。由于另一位被告老卫实在是找不到,法庭在公告送达老卫之后,开庭进行了审理。庭审中,小华很激动,认为两名被告就是想赖账。法官对双方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最终依据法律规定判决卫家兄弟还需支付近32万元赔偿款。
执行遭遇困境:小卫也出车祸了
判决书生效后,小华向法院申请执行。可这个时候,小卫的律师传来消息,说小卫已经没有经济能力履行法院判决了,因为小卫本人也出了一次不小的车祸,妻子又突然生病,加上他自身经营不善,已经陷入经济危机。面对两次诉讼,如此巨额的赔偿款,小卫实在是无能为力。执行法官的心一下子沉到谷底,小华的情绪也变得十分激动。
案结事了:不懈调解终显笑容
法官一方面对小华做好耐心的接待工作,另一方面多次组织调解,在双方各自提出方案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提出将两次诉讼问题一并解决的方案。庭后,法官们还积极与小华和小卫律师保持沟通联系。9月1日下午,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小华及小卫终于以35万元达成了和解,其中15万元由保险公司理赔。历时一年多的交通事故赔偿处理终于落下了帷幕。当小华收到被告律师当场拿出的4.5万元时,紧紧地握住了法官的手,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