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法院都有书记员,每个书记员也都有只属于他自己的故事,欢乐、悲伤,满足、懊恼,赤橙黄绿调和成独特的油彩,涂抹出法院不一样的365天。
书记和书记员
传说中,人民群众总是把法院的“书记员”误认为“书记”,这不一大早小书记员就被升了官,一位老大爷跟着她“书记”长“书记”短,一路喊到了办公室。那是一位60多岁的老人家,儿子出了工伤事故,有关赔偿的案件刚到法庭,接到通知就赶来拿传票。不知道是因为年纪大耳朵背,还是觉得书记比庭长和法官还要厉害,老人家硬是认定了小书记员,一脸诚恳地请“书记”交代下边的人尽快办理自家的案子。只是吓到了我们的小书记员,差点从座椅上跳起来,脸涨得通红,连连摆手解释。可惜老人家听不懂解释,小书记员只得顶着“书记”的头衔把应诉材料给了他,再耐心地一一回答老人提出的问题,感动地老大爷逢人就夸:“法院里的‘书记’真是个好干部。”
经验和教训
快开庭了,小书记员拿起案卷就匆匆跑去做庭前准备。这是一个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件,眼看原定的开庭时间一点点过去,却迟迟不见被告出现。书记员赶忙拿起电话联系被告,没想到反而给被告数落了一通,说传票上写的开庭日期根本不是今天。难道说写得时候把开庭时间写错了?书记员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绞尽脑汁地努力回想,写的时候反复确认了好几遍,就连装进信封之前都又小心核对了一回,写错的几率应该是小之又小。闷闷地回到办公室,他将事情告诉了对面的同事。一样的姓名,相似的不出庭借口,同事一眼就认出了今天的被告是个拖欠工资的老赖,还曾编出种种理由拒绝出庭。同事的话让小书记员多少放下些包袱,不过还得找当事人验证一下。但他也暗暗下定决心:下次写传票一定留个心眼,存下备份,决不再让老赖把不出庭的责任推到法院的头上。吃一堑,长一智,小书记员觉得自己就该这样学着成熟起来。
“愚公”和他的那座山
每当整理案卷的时候,小书记员总会怀念一个人。谁?大名鼎鼎的愚公!面前堆叠得足有半人高的卷宗,横看成岭侧成峰,虽比不上太行王屋,好歹也够让人移半天了。卷卷袖子,小书记员觉得自己就是那当代“愚公”,坚强地与如山的卷宗奋战着。从诉讼文书材料的排列到立卷目录到卷宗装订,每个过程小书记员都小心翼翼,仔仔细细,生怕出现一丁点儿的疏漏。把每张纸都整叠服帖,再规规矩矩地装订齐崭,杂乱无章的案件材料在她的手下变得有条有理,最终成为了一本本整齐的卷宗。看着像士兵一样整齐利落的卷宗,小书记员心里就像喝了蜜一样甜。擦擦额头的汗水,“愚公”对着他的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