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对象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法院院长 凌 芝
综治周刊:你们成立法制教育基地的初衷是什么?
凌 芝:无锡职教园内有学生数万人,他们是一个既庞大又特殊的群体,抓好职校生的法制教育对园区、院校的建设发展十分关键。在深入调研、上门走访、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我院决定成立法制教育基地,更好地延伸司法职能,全面加强与园区、院校的互动,不断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面和感染力,努力引导职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造我院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司法品牌”和“实事工程”。为有力推进基地工作,我院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从院长、分管副院长到庭室负责人,个个明确职责,层层抓好落实;年初制定出台《工作方案》,作为全院重点工作纳入年度计划,做到“提前规划,责任到庭,全员配合”;精心制订工作细则、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工作规程,形成“年初有计划目标、半年有复查监督、年终有总结考核”的良好态势。
综治周刊: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法官办案压力大,创建法制教育基地是否会影响审判?
凌 芝:当然不会,这是矛盾源头预防工作,做这么多就是为了减少潜在的纠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地成立一年来,我们与各入驻院校加强联动,形成互动,不断建立健全“法院法制教育”与“学校思想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工作机制,开展了多形式、全方位、立体化的法制教育系列共建共创活动,数万职校师生深切感受“法在校园”、“法在身边”。与此同时,我院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协调发展。2010年,我院共受理各类案件8941件,审结8234件,同比分别上升4.2%和4.1%,解决诉讼争议标的额14.99亿元,均创下了历史新高,还荣立了集体三等功,获得全省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先进集体、全省“诉调对接”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综治周刊:法制教育基地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创新工作的来源是什么?或者说动力源是什么?
凌 芝:打造职校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新平台,与各院校携手共建“平安、法制、和谐”校园是我们推进教育基地工作的动力源泉。基于此考虑,不同于其他常规法制教育,我们教育基地工作力求“三转变”:首先,转变工作理念,每次活动开展前,都充分考虑职校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对法律知识的接受理解程度,活动结束后,向学生发放《征求意见表》,根据学生反馈结果不断改进宣传和教育内容,变“单向施教”为“双向交流”;其次,转变工作模式,在全面铺开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引入外力,形成人大监督、党委领导、法院牵头协调,其他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变法院“单打独斗”为全社会“联动协作”;第三,转变工作作风,抛弃法官身份给学生带来的畏惧感、距离感,变成“知心姐姐”、“兼职老师”、“特邀嘉宾”,通过报刊、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介,深入学生群体中,和学生打成一片,变“坐堂讲课”为“全员普法”。
综治周刊:下一步,你们还有什么打算?
凌 芝:一方面,务实有效地推进“法伴我成长”和谐校园服务站的各项工作,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对“学生调解员”的培训,使这支队伍在有效化解学生纠纷工作中真正发挥作用;另一方面,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方案》,继续抓紧各项工作的推进:7月初,我院将专门为教育基地编印一本《法官告诉您(五)——和谐法制校园篇》,对近3年来审结的涉未成年人案件全面回顾,总结归纳,选择具有典型性、教育性、警示性的案例,按照“案情回放”、“法院裁判”、“案件特点”、“法官告知”、“法条链接”的体例编辑成册,赠书入校,以案说法,以法育人。9月初,启动第二届“法制宣传活动周”,组织开展大型庭审观摩、法官与学生“面对面”、开通“法官说法”网络栏目等活动,通过集中、多样的宣传活动,形成立体、多元的普法态势;11月,我院将建立法制教育心理咨询互动机制,由法官和各院校心理辅导老师共同组建“心理咨询团”,通过现场咨询、“法官妈妈”电子邮箱等方式细致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每个季度,教育基地都将组织一次“发扬优良传统,服务幸福惠山”法律服务志愿者系列活动,由法官带领学生深入颐养院、街道、社区睦邻中心等,为群众提供包括法律咨询在内的各项志愿服务,让学生在学传统、讲传统中学法守法;同时,我院还将建立健全“院校”联席会议、工作网络联动等多项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法制教育基地良性发展。
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1-05/29/content_280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