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在苏南平原却几乎已经看不到热火朝天的播种场景,眼前只有林立的厂房和进进出出的“上班族”,以及络绎不绝大大小小的汽车。但这一看似平静的乡村厂区,却在悄然进行着转型升级的重大变革,承受着分娩前的阵痛。
夏至前日,笔者如约来到位于江苏省宜兴市的远东控股集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人大代表蒋锡培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受了笔者的专访。
按照约定,我们访谈的主题为“司法如何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对于这个话题,蒋锡培感触颇多,但他认为有三点是企业的“哽喉骨刺”,一是货款难收,二是知识产权难保护,三是人才难培养难保留。由此,他展开了有着企业家和人大代表双重身份所特有的话语,从容地讲述了自己对于转型期宜兴法院司法工作的客观评价和殷切期待。
产品不光要卖掉,还要将货款及时收回,法院给企业当了“防护员”
远东控股集团创建于1990年,是以电线电缆、医药、房地产、投资为核心业务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集团目前拥有员工7000余名,资产115.66亿元,远东品牌价值评估80.66亿元,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稳居中国电缆业之首。身为集团掌门人,蒋锡培笑称成功关键在于市场。
“我们做企业,必须把产品卖得掉。产品不光要卖掉,还要将货款及时收回来。”这一出一入之间要做到规范有序,就必须依赖于一个诚信法治的市场。
蒋锡培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如果把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比喻为一场竞赛,那我们最希望的就是有一个公正的裁判来保证比赛的公平环境,这个裁判员就是法治,具体到最终单位就是法院。”作为人大代表,每年法院的年度工作报告蒋锡培都格外关注,坚持听一遍、看一遍、审一遍。
电缆行业是宜兴的支柱产业之一,比重大,企业多,基于电缆行业的自身特点,企业涉诉风险相对高,涉案金额大,潜在资金风险不容忽视。2010年,宜兴法院受理涉电缆企业合同纠纷案件500余起,解决争议标的额4亿余元。宜兴法院针对电缆行业涉诉纠纷特点、成因,还专门向上级机关和行业协会发出司法建议,帮助企业完善经营管理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近年来,宜兴法院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涉领域和企业作为联系的重点,积极搭建平台,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商会等部门和商业组织的桥梁和辐射作用。认真研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中小民营企业的愿望、需求、困难及产生的纠纷等情况,先后出台了《宜兴法院充分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依法服务地方发展稳定大局的若干意见》、《宜兴市人民法院促进辖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工作意见十八条》等规范性文件,编写《法在您身边》典型案例汇编,以审判为中心,以服务为抓手,切实发挥法院职能,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有了法院这个公正无私的裁判,企业的转型之路将会走得更加稳当。”说到这里,蒋锡培提高了声音,语气中透着坚定和信心,脸上的表情也显得格外轻松。
有了“好的牌子”,就怕砸牌子,法院给牌子安了个“爱护罩”
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只有加强知识产权的培育和保护,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经济转型升级和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年初出台的《宜兴法院进一步服务大局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遏制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加大对专利的司法保护力度,促进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健康成长是法院在新时期服务大局的工作重点。法院高度重视环保、新能源、高端线缆等高新产业领域核心技术的知产保护,加强对注册商标和驰名商标尤其是企业自主品牌的培育,并妥善审理好各类知识产权纠纷案件。
“法院的一系列举措为促进宜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蒋锡培对法院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企业要想打开市场首先要有个“好的牌子”,而有了“好的牌子”还要学会用法律的手段保住牌子。如今,远东控股集团早已成为全国同行业龙头,“远东电缆”也成为了中国驰名商标、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宜兴的知识产权保护起步较早,宜兴法院是无锡地区仅有的三家有权审理知识产权案件的基层法院之一。”说到法院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蒋锡培竟是一点也不陌生。对于法院专门配备高学历、高素质法官从事知产审判业务,全面施行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审判机制,并发挥专业审判的整体优势,积极进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司法调研和宣传等措施,蒋锡培感到十分满意。得知法院还结合“千名法官服务工程”、“三走进、三服务”等活动主动深入企业,通过讲座、咨询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提供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法律服务,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他更加欣慰,认为法院种种创新举措切时度势,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企业培养人才难,留住人才也难,法院给了把人才“保护伞”
宜兴自古就是人才的摇篮,被誉为“教授之乡”。近年来,宜兴更是围绕核心高端产业的提升发展,不惜代价引进国内外各种科技创新人才及营销管理人才。目前,宜兴每万人就拥有专业人才1896人,其中绝大部分人才活跃在企业转型升级的第一线,为宜兴高新产业的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智力支持。曾被科技部评为“十大杰出跨世纪科技人才”之一的蒋锡培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有着独到的眼光。他认为“人才战略”的实施与升级同样离不开法院的司法支持。
蒋锡培清楚地记得,宜兴某合资企业在今年初就曾因为与核心技术人才的劳资纠纷而面临危机。该企业最初曾以每年净利润的3%重奖核心技术人才,后经董事会决议取消奖励政策,引起了技术人员的不满,他们中的有些人不但准备“跳槽”,还将公司告上了法庭。宜兴法院经过详细调查,认为巨额奖励是公司的一种额外鼓励方式,不属于劳动合同约定范围,依法驳回了原告要求赔偿的诉请。
“如果当时没有司法强制力的及时调解处理,企业肯定会受到金钱和名誉的双重损失。”蒋锡培对案件的审判给出了高度评价。
深谙用人之道的他一贯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放在重要位置,但有时也会为其中牵涉到的矛盾纠纷而感到头疼。“例如劳资问题就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如何在员工个人利益的增长和企业扩大发展这对矛盾中做到平衡双赢,蒋锡培想到了法律。他多次以代表身份旁听评议法院审理的劳资纠纷案件,认真听取法院关于企业劳资纠纷案件的分析,并邀请法院参与监督下属企业员工招聘、合同签订等涉法环节。在此基础上,远东控股集团及其下属企业100%都签订了合法的用工合同,多年来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劳资纠纷事件。蒋锡培对法院的帮助和服务深表感谢,更希望法院能够长期与企业保持沟通联系,随时为企业劳资、技术保护等问题出谋划策,真正成为企业的“贴心人”。
临近中午,在一片融洽的气氛中,交谈即将进入尾声。笔者开玩笑地问蒋锡培,如果让他为法院工作打分会给多少分。蒋锡培笑着伸出了右手食指,话语简单却意味深远:“公正司法,服务大局,关注民生,始终如一。做到这些,每个人都会在心里为法院打上高分。”
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1-06/25/content_292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