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路上突然出现大段“迷雾”,看不清方向的货车和电瓶车相撞在一起,导致电瓶车上的一对父女跌地受伤,其中八旬高龄的父亲更是在抢救途中不幸去世。事故发生后,涉案的多名当事人对赔偿问题各执一词,争论不休。近日,在江阴市人民法院法官的主持调解下,这起案件以和解落幕。
八旬老汉遭遇“夺命迷雾阵”
高老汉膝下有四个儿女,虽已年过八旬,但高老汉依然精神抖擞,身体健康,时常出门看望两个出嫁的女儿,怡孙弄乐。今年5月份的一天,高老汉一大早便步行前往大女儿高敏敏家中,并逗留到下午三点才打道回府。由于父亲年事已高,怕他步行回家太过劳累,女儿高敏敏赶忙推出电动车,要将老父送回家中。
岂料,两人经过江阴市徐霞客镇某路段时,路面被一阵奇怪的“迷雾”所笼罩,说奇怪,是因为高老汉上午途径此地时,并没有这样的状况。由于天色将晚,此地又是回家的必经之路,高敏敏载着父亲小心翼翼地开进了这阵“迷雾”。
一开进“迷雾”,高敏敏意识到烟雾过大,眼睛受到了刺激,很难睁开,更难看清前方的路况。同样的感受也发生在迎面驶来的货车司机薛某身上,两辆车都往路中间开,货车撞上了高敏敏驾驶的电动车,两父女跌地受伤,高老汉更是在送医院抢救时不幸身亡。后交警大队作出事故责任认定,货车司机薛某和高敏敏负同等责任,高老汉不负事故责任。
垃圾堆起火导致浓烟滚滚
那这阵引起车祸发生的“迷雾”到底从何而来?原来,车祸路段旁边有一个垃圾堆埋场,归当地村委管理。为了妥善管理这个堆埋场,村委在四周都建起了围墙,规定只允许倒煤灰不允许倒垃圾,并派专人看管大门。但年久失修,其中一面围墙有了缺口,当地村民可以随意进出,由于并没有禁止倒垃圾的告示,久而久之,村民们也经常将垃圾丢在那里。
紧邻着垃圾堆埋场,有一家喷塑厂,厂长周某的父亲周老汉平日在外收购废铁,而收购回来的废铁中往往掺杂着废油纱,周老汉每次将废油纱挑出来后,都堆放在厂房门口。
车祸那天,垃圾堆埋场不知怎么起了火,火势越来越旺,随着风向烧到了这堆废油纱,产生了严重的浓烟,烟雾汇聚到马路半空,导致路面能见度极低,导致了前述车祸的发生。至于垃圾堆埋场为何会突然起火,则变成了无人知晓的“谜题”。
法官调解纷纷自愿补偿
案子进入诉讼程序后,当事人各执一词,高老汉的死亡给高家人带来了无尽的悲痛,尤其高老汉的遗孀沈某无法接受突如其来的变故,整日以泪洗面,高家人提出各项赔偿费用17余万元,并要求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
货车司机薛某对这起事故同样感到委屈,觉得引起火灾的人才是罪魁祸首;当地村委则认为自己对垃圾堆埋场已经尽到了妥善管理的义务,如此大的浓烟主要是焚烧废油纱引起的;喷塑厂负责人周某则觉得自己也是受害人,垃圾堆起火殃及池鱼,自己厂房也被烧损,损失不小。
随后,法官多次组织当事人进行调解,最终,各方达成调解协议,由保险公司赔偿11余万元,包括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在内。此外,货车司机薛某、当地村委会、喷塑厂各自补偿高家人6千元、1万元和2千元,当庭履行。高家人则放弃其他诉讼请求。
承办法官提醒广大市民,不要随意在路边焚烧树叶、垃圾等物品,这样不但容易引燃周围干枯的树、草,形成火灾,还有可能像上文一样,产生大量浓烟,给车辆行驶造成威胁,作为引发危险的责任人,还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机动车、非机动车上道路行驶,碰上道路前方有浓烟影响通行时,应减速慢行,注意鸣喇叭,若是靠边停车,则不能把车停在烟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