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字:
  • 栏 目:
  • 高级搜索
您是第位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人民法院报】寻找心中的“哈姆雷特”
分享到:
作者:金 语   发布时间:2011-08-24 12:21:34 打印 字号: | |

如今,社会上对法院、法官的评价各种各样、林林总总,尤其是随着司法公开建设的深入推进和网络舆情的迅猛发展,法院、法官更是被推向了风口浪尖。怎样的法院才是人民满意的法院?怎样的法官才是群众信赖的法官?“1000个读者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不同的答案。

  于是,我将自己完全假想为一个借贷纠纷的当事人,一个从未到过法院打过官司,从未与法官打过交道的普通百姓。下文中的“我”即将走进法院,在参与诉讼的过程中能否找到“我”心中的“哈姆雷特”呢?

  引子

  三年前,好友芳向我借了3万元急用,原来说好一年后还。可是,这钱借出后就“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两年间,我三番两次向芳讨要,可芳要么爱理不理,要么查无行踪,我深深地陷入了芳“欠债不还,还不认账”的窘境中。无奈之下,我决定去打官司,要用法律武器为自己讨回借款。可这辈子从没进过法院,尽管手中紧握着芳写的借条(真凭实据啊),可这官司能打赢吗?打赢了能顺利拿到钱吗?

  此时,我的心里忐忑不安······

  立案接待:炎炎夏日送凉意

  7月初的江苏无锡,骄阳似火,已是酷暑难耐。从市区乘25路辗转一小时来到惠山法院,我早已汗流浃背。走进法院为当事人提供的休息室,空调凉风习习,顿感舒适,里面摆放着休息的凳子,还有饮水机和纸杯,赶紧喝上一杯。接受了法院安检,咨询了值班保安,我来到了法院立案大厅内的“诉讼服务中心”。只见中心内窗明几净,物品摆放有致,工作人员着装整齐,门口的架子上摆放着种类齐全的宣传单(赶紧挑了“起诉须知”、“举证须知”、“诉讼风险告知书”这些材料,回家好好琢磨琢磨),一旁“诉讼引导台”前的法官正在接待其他群众,我也连忙凑了上去。随后,我把我的情况简单向法官说了说,法官很热情地回答了我,并马上指导我填写诉状、递交材料、缴纳诉讼费,就像医院看病“一站式”服务,不过比医院跑上跑下方便多了。半小时不到,我就完成了起诉要求的事项。法院立案接待的便捷快速让我倍感贴心,凉意袭人!原来法院的门槛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法官不是想象中的冷言冷语,横眉怒对。第一次进法院,办事这么顺利,我仿佛看到了3万元钱已是触手可及了。

  此时,我的心里渐露曙光······

  审判调解:循循善诱暖人心

  半个月后,我接到了法院的开庭传票,终于要跟芳对簿公堂了,不知怎的,总是焦躁难忍,多年的朋友居然要在法庭争执,实不是我所想。开庭的那一天终于到了,我早早赶到了法院,还没到上班时间,八点半刚过,我看到已有不少其他案件的当事人陆陆续续地来到法院,法警已提前到岗,和保安有序引导我们这些当事人在休息区等待开庭或参与其他诉讼活动。8点50分,承办法官和书记员已提前到庭,做着开庭准备。9点,我们的案件准时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在法官高超的驾驭能力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尽管我们从未参加过诉讼,但法官悉心引导,积极指导,使我们能充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丝毫未感到“法院门难进,法官脸难看”。庭审中,法官组织我俩调解,但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只能休庭。庭审结束后,法官没有马上离去,而是再次找我俩“背靠背”地分别谈了话,或许是芳还有很多顾虑,或许是芳确无能力偿还,最后调解还是没有成功。一周后,我拿到了胜诉判决书。尽管还是没有拿到那3万元钱,但是法官对待当事人亲民务实的工作作风、对待案件严谨细致的敬业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时,我的心里分外畅快······

  执行和解:双双握手泯恩怨

  原以为法院判决都下了,拿到钱是板上钉钉了,没想到判决生效都半个月了,芳还是分文不给,我只能依法申请强制执行。从申请执行开始,每周五执行法官都跟我通一次电话,将执行进展情况告知,从法院的执行中我获悉,芳这两年投资失利,生活窘迫,确实很困难。9月初的一天,执行法官通知我到法院进行和解。一到法院,我就看到芳已等在那里,芳一看到我,一改常态,主动向我表示了歉意,并拿出了2.5万元。事后,我才得知原来执行法官考虑到我和芳是多年朋友,前后三次找到芳的家里,耐心细致地对她摆事实、讲道理,晓以利害,使芳终于意识到了自身的错误,开始积极筹款,并筹得了2.5万元。考虑到芳的实际境况,想着多年来的友情,特别是执行法官的努力工作,我终于同意与芳和解。在执行法官的建议下,我和芳再次握手,彼此露出了笑颜,真是“一笑泯恩怨”啊!从递交诉状到拿到钱款,一路诉讼过来,我都感到法院的便民利民,法官的亲民为民,司法的公开公正!

  此时,我的心里灿烂如花!

  后记

  我想,如果每一名来法院诉讼的当事人,都能得到上文中的“我”所获得的待遇,法院能“始终以民为先”,法官能“永做群众的贴心人”,那么,无论是哪家法院,无论是哪位法官都能得到红彤彤的“一百分”,都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百姓的满意,也必能为我国司法事业的深入推进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或许那时,我们都能找到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法院)

http://rmfyb.chinacourt.cn/paper/html/2011-08/21/content_32148.htm

 

责任编辑:金 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