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畅通民意沟通表达渠道,全方位把握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自2011年8月份开始,江阴法院以“三个聚焦”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
一是聚焦社情民意,坚持司法为民。根据周密制定的领导干部下基层具体计划,各院领导深入社区、街道、乡村,通过走访慰问、与群众面对面交谈等形式,充分听取人民群众对法院审判执行各个环节的意见建议,关注与群众利益切身相关的劳动就业、社会保险、房屋拆迁等案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同时,结合法院开展的“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实践活动、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群众旁听庭审、巡回审判等,进一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融洽干群关系,完善为民机制,落实便民服务;通过开通法院互联网站、公开设置院长信箱、开通投诉举报电话等,全方位建立民意诉求表达渠道,进一步收集民情民意,并注重汇总、分类、分析,对于群众合理的意见建议,及时转化为今后法院工作整改的内容,对于暂时无法吸纳转化的民意,及时做好反馈释明工作,确保活动取得实效性。
二是聚焦企业发展,服务转型升级。针对经济转型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各院领导有针对性的走访企业,通过实地调研、召开座谈等形式,准确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帮助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把手院长深入基层乡镇企业走访调研,直接掌握第一手材料,全面了解企业所思、所忧、所盼,帮助企业破解发展难题。同时,江阴法院还通过设立知识产权联系保护点,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新兴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结合全国集中开展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刑事打击力度,营造全市诚信氛围;围绕服务经济转型妥善审理商事案件,维护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交易秩序,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三是聚焦矛盾化解,落实“三访”制度。健全院长接待日制度,院庭领导根据年初即制定的详实计划,实行定期准时接访,认真听取来访群众反映诉求,了解法院工作存在的问题,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实际困难,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完善带案下访制度,选择信访突出问题或久拖不决的疑难复杂信访积案,由领导干部深入事发地或信访人居住地现场处理,逐案落实包处理、包结案、包稳定、包息访的“四包”措施;实行重点约访制度,有针对性的约请信访人面对面交流沟通,释法明理,剖析症结,提出明确的处理意见,全力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