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字:
  • 栏 目:
  • 高级搜索
您是第位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滚动图
人民日报民生观:让善良延续,让淳朴不孤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1-09-20 15:53:43 打印 字号: | |

      一旦逐利逻辑越过堤岸,蔓延到社会诸领域,成为压倒一切价值的“元价值”,社会将会出问题

  最近,一桩新鲜事在坊间流传:合肥农妇刘士圣驾电动三轮车去赶集,路遇本村一老人。看她在大太阳地里一步一步挪得艰难,便提出顺道捎一段儿。老人欣然上车。不料,途中发生车祸,导致老人死亡。刘士圣心中不安,主动提出赔偿;死者家属无论如何都不要,并说:我们不能让好人做了好事,却得不到好报!

  这件事,真动人。请允许我抒一回情吧:它像一缕春风,多多少少,吹散了社会上逐渐堆积的一些阴霾,露出湛湛青天来!

  实在不愿意再看到这样的场景了:好心人去搀扶、救助摔倒的老人,却被老人诬陷、家属责骂。

  实在不愿意再听到这样的话语了:不是你撞的,为啥你会救呢?

  实在不愿意再听这样的黑色幽默了:三个大款夸富,一个说我有豪宅,一个说我有名车,最后一个说:这有什么,我敢天天上街救老人!前两人大惊失色,皆拜服……

  谁都知道,攀诬好人的,肯定是少数。谁也不怀疑,世上总是好人多。可是,三人成虎,这些小概率事件不断曝光,拼出来的图景,却让人迷茫,让人伤心。

  幸好,我们看到了如今这一例。一方热心助老,出事后不逃不避,陈力担责;一方朴实厚道,宁认“死理儿”,决不昧心!有这样淳朴善良的父老为榜样,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见贤思齐呢?

  再进一步想,把诬陷和拒赔这两类行为放在天平上称一称:人和人的差别,到底差在哪儿呢?

  自古以来,支配人行动的大抵有两套逻辑,一曰是非,一曰利害。平时这两套逻辑并行不悖,可真遇上事儿,却是考验人心的一块试金石。这位农妇及老太太的家属,把砝码放在了良心、良知这一端,没觉得钱比人的品格更宝贵;可那些发心诬陷人的人,或许就在一转念间,脑子里闪过了医药费、养老金、赔偿金,那点儿愧疚感,顿时轻飘飘了;笑骂任你笑骂,黑钱我先赚了……尤其是进入消费时代以来,市场逻辑大行于世。市场的逻辑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这本没错,可这个逻辑属于经济领域,一旦越过堤岸,蔓延到社会诸领域,成为压倒一切价值的“元价值”,把一切都淹没在利己打算的冰水之中,消解美丑,嘲笑一切价值,社会能不出问题吗?

  
如何避免这种漫堤,让善良延续、让淳朴不孤呢?需要共同价值观的塑造,需要制度设计的引导,需要文化建设的熏陶,需要善良的集体无意识的养成,需要长期一贯的努力……而这一切,当从发现、珍视人性中善的苗头开始。对个人而言,勿因善小而不为;对社会来说,莫因事小而不加激励。珍视善因,点滴不弃、善加呵护,“督春工珍护芳菲”,政府责无旁贷,媒体大有可为。如此春风化雨,坚持不懈,方能为功。

  良风美俗是篇大文章,望此事可以破题。

  京华时报:以德报德的佳话扶起跌倒的道德

  
工人日报:如何激励国人勇敢地扶起跌倒老人

  羊城晚报:许云鹤案,民意和法律都不应被操弄

责任编辑: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