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江阴法院在市民中心设立青少年维权“爱心港湾”,按照“规范化、多样化、纵深化”三化一体模式科学有序运行,全力打造青少年维权司法特色品牌,取得明显成效。“爱心港湾”启动以来,已接待群众咨询580余人次,开展法制讲座52场,联系接待学生旁听庭审和参观法院36次,直接参与活动、接受法律文化服务的中小学生、家长、教师、社区干部达5余万人。《法制日报》、《人民法院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集中宣传报道。 一、高点定位,规范化构建工作平台 1、有的放矢,科学构建组织体系。江阴法院专题调研全市青少年维权工作现状,深入分析青少年犯罪案件特点、成因、类型和新时期维权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确定“爱心港湾”重点服务对象为全市青少年及其家长,并将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师以及青少年工作者纳入维权队伍,服务宗旨内容为大力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与和预防犯罪工作,不断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明确由青少年维权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爱心港湾”工作,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明确职责;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服务范围、工作方式等各项内容,确保维权工作有序规范进行。 2、定点设立,合理搭建服务基地。在前期调研考察的基础上,最终确定在市民较为聚集、交通较为便利、基础设施较为健全的市民中心设立青少年维权“爱心港湾”,作为院外固定服务基地。同时,注重优化服务基地工作环境,配齐配全基础设施、办公设施,配备典型案例汇编、家庭教育指导、青少年教育指导、青少年成长丛书等众多各类专业书籍,全力打造柔性、专业性服务基地。 3、多方关注,专业整合优质资源。“爱心港湾”设立以来,其维权特色受到多方关注,其中,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将大学生法律服务站加入“爱心港湾”,利用寒暑假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开展法制夏令营活动;江阴市心理健康协会选派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每周一至周五与法官轮流值班,接待来访群众,提供心理辅导、心理评估等专业服务;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五老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和关爱教育基地辅导员以“爱心港湾”为平台,深入学校、社区巡回讲课,普及青少年法制教育。 二、丰富内容,多样化推进维权工作 1、面向青少年提供咨询服务,做青少年成长的关注者。针对部分青少年,特别是外来青少年法律认知度较低的现状,选派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丰富法律工作经验和较强沟通教育能力的优秀法官为青少年解答《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援助条例》等法律法规,教育其如何保护合法权益;提供日常学习生活咨询服务,关注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烦恼与困惑,必要时联系相关专家,竭力为其答疑解惑。 2、面向求助青少年提供心理疏导,做青少年成长的引领者。针对部分学生厌学、叛逆、迷恋网络,甚至自闭、抑郁、暴力的心理问题,专门设立“亲情调解室”、“心灵驿站”,由法官和心理咨询师对问题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层层剖析,引导其客观分析自己的现状,改变不恰当的认知和态度,循序纠正心理偏差。 3、面向未成年人家长提供家教指导,做青少年成长的推动者。针对部分家长教育理念落后、教养方式不当的问题,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结合典型案例,引导家长正确处理青少年叛逆时期的各类问题,学会用青少年易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帮助形成健全人格。与未成年人家长积极互动,通过回访当事人家庭,及时把握其思想脉搏和身心特点,共同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创新举措,纵深化拓展品牌效应 1、延伸触角,建立“爱心港湾”流动服务岗。为满足全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和维权工作的需要,使青少年接受更为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爱心港湾”自2010年始,启动流动服务岗项目,在全市范围内挂牌建立“爱心港湾”联系点。今年上半年,先后在规模最大的职业学校—江阴市中等专业学校设立首个爱心港湾联系点;在以法制教育为特色教育的长泾实验小学设立联系点,并成立“红领巾法学院“,由长泾法庭庭长担任法学院名誉校长;在外来务工子女较多、学生家庭成分复杂、文化差异问题突出的周庄镇中心小学设立联系点,其法制教育功能可直接辐射6千多个家庭。 2、能动司法,举办“司法为校园安全护航”系列活动。针对校园伤害事件频发的严峻形势,适时启动“司法为校园安全护航”系列活动。通过陈列法制宣传展板、播放法制动漫DVD等,教导学生提高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将庭审现场搬进校园,组织师生旁听庭审,充分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开展“庭校共建”活动,签订结对协议,帮助学校排摸安全隐患,提出相关意见建议;组织“七彩夏日—未成年人暑期法制夏令营活动”,利用暑期时间,多层次开展法律知识讲座、青少年读书活动,全面增强学生法律认知度。 3、多元联动,探索青少年维权工作新举措。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积极联系,加强工作配合,共同研讨青少年维权工作新理念、新举措;今年7月,与市检察院、团市委启动涉罪未成年人关爱帮教“晨曦计划”,共同做好帮扶对象法制教育、重塑思想品格工作,涉罪未成年人可通过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参加公益性劳动、教育实践项目等,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成才,重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爱心港湾”还参与电台、电视台节目录制30余次,播出少年犯罪案例解读等节目,社会影响广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