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字:
  • 栏 目:
  • 高级搜索
您是第位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民主与法制时报】江阴文化暖人心
分享到:
作者:曾垂平 李平  发布时间:2012-01-16 10:59:10 打印 字号: | |

编者按:

 

    江阴法院文化独具特色,通过几年来持续不断的法院文化“外化”辐射,当地也呈现出乡风文明、繁荣和谐的社会景象。法院文化作为法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应当重视“以人为本”,提升干警自身素质的同时,全面与民互动,在为民服务中让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法治带来的幸福感、平安感。

 

    法治文化闪耀着法治文明的光辉,其本质在于公众对于法治的崇尚和信守。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中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法治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广大政法干警对此更应当予以重视,深刻理解法治文化的内涵,践行自己的使命,增强政法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建立维护一个公平正义、崇尚法治的文明社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为进一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党中央在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大力倡导“文化发展大繁荣”,而法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无锡市江阴法院注重法治文化建设,不断探索和寻找政法工作与文化建设的结合点、着力点,成为江苏地区“法院文化”先行的榜样。新时期,江阴法院正踏着科学发展的时代节拍,以百倍的信心,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实现法院文化新的发展和新的跨越,努力当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者和保障者。

 

法治文化鲜明的时代特色

 

    法院文化是法治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必然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不仅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而且对更高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显得越来越迫切。法治文化对传统的中国文化赋予了新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的发展,法治文化建设在普法教育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改变了过去普法教育的书本化、说教化和呆板性,它以喜闻乐见的方法让广大公民入脑入心地接受法制教育。通过强有力的法治文化建设提高广大公民和干警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素质,为法治政府、法制社会和法治城市的建设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也为实现“文化发展大繁荣”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

 

    江阴法院在新时期的法院文化建设中更加凸显“以人为本”的时代特色和人文关怀精神。在加强法院自身管理的同时,始终坚持把尊重人、关心人、培育人、发展人作为开展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把维护和实现干警的合理需求和正当权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才成长积极创造条件,政治上关心干警的政治待遇,对符合晋职晋级条件的,及时给予职级晋升,并积极为优秀干警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生活中关心干警,高度重视广大法官的身心健康,针对目前干警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不断加大,院里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咨询,引导法官培养热爱生活、积极工作的健康心态。组织一线审判执行法官外出疗养,通过疗养使法官放松了身心。对于生活中有困难的法官、干警,法院给予最大限度的帮助。每逢干警的生日,院领导总会亲自发送祝福短信,表示关心和慰问。“只有身心愉快,才能把工作做好” 。在充满人文关怀和公正和谐的法治氛围中工作的干警们纷纷表示“在江阴法院工作,辛苦并快乐着”。

 

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是法院文化核心内容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持“三个至上”指导思想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是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一名优秀的法官不仅要有深厚的法院素养和娴熟的审判技能,还要具备高尚的品德修养和司法良知,以公正、清廉的形象示人;不但要以法服人,还要以理服人、以情服人,以可敬、可亲、可信的人格魅力服人。近年来江阴法院一直把增强法官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司法为民职业意识作为法院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培训,引导广大法官牢固树立政治意识、使命意识、廉洁意识,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切实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司法、为谁服务等重大问题。全面提升法官的思想境界和职业操守。

 

    1、法官的“成人礼”——法官宣誓。江阴法院突出实践特色,创新教育方式,加大对法院青年工作人员培养力度。在江阴法院,每一名新任法官都要接受就职典礼仪式的洗礼:首先到荣誉室重温光荣院史,然后和退休老法官座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再到镌刻着每个法官姓名的法官墙前,面对国徽,在院长宣读任命后宣誓,最后,新法官的名字被郑重刻在法官墙上。

 

    2、组织广大干警学习政治理论。针对青年法官多元化的思想特点,法院每月组织青年干警学习政治理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干警的头脑,提高干警政治文化素养。强化珍重人格、珍爱民意、珍惜荣誉的观念,从思想、人品、操守上杜绝人情案、金钱案、关系案。法院还定期组织干警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教育活动,使干警进一步牢固树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3、开展廉政文化活动。最高人民法院在《进一步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意见》中强调要大力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近年来江阴法院注重在法院文化中融入廉政元素,打造优秀的廉政文化。除了加大对广大法官干警的廉政教育,还编排了很多廉政文化小品,其中《责任》,在全省法院文艺汇演中获奖;法院还举办体现法官勤政廉洁的书画展和摄影展;印发廉政文化专刊《法院风采》,并在局域网、办公场所墙上设置廉文警句、廉政字画等。

 

    4、开展向优秀法官学习的主题教育活动。该院在大力宣传少年庭庭长、江苏省人民满意法官黄东同志先进事迹的同时,号召全院上下向黄东同志学习。同时,积极开展“学习陈燕萍,争做好法官”活动,在院局域网开设“学习陈燕萍同志先进事迹”专栏,迅速掀起了新一轮的学习陈燕萍同志先进典型的热潮。近日,全院又掀起向全国优秀法官詹红荔学习的高潮。在先进典型的激励引领下,全院上下形成了争先创优、团结拼搏的良好氛围。

 

江阴法院文化的新发展

 

    江阴法院作为被最高人民法院首批命名的“全国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早在2005年就大力开展法院文化建设,坚持文化育人、文化兴院。“以文化弘扬法治、以文化促进发展”成为江阴法院领导班子的共识。

 

    “群众对法院工作不了解,我们就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发挥法院文化‘辐射’的外化作用,树立群众的法治观念,让他们发自内心的崇尚法律、信仰法律。”江阴法院副院长陈忠宇告诉记者。

 

    翻开江阴法院唱响文化建设之歌的乐章,成功举办三届的“法律文化活动周”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章。20056月,该院精心举办首届“法律文化活动周”,开展了重温法官誓词、成立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召开司法服务恳谈会等系列活动,2008年、2010年又连续举办了第二届和第三届“法律文化活动周”,将法治文化建设推向高潮,加强了与社会各界的全面互动。

 

    每年的61日和121日作为该院的“法院开放日”,成为该院与民沟通的特色窗口。江阴法院邀请当地工人、农民、学生等各界群众走进法院,参观审判综合大楼及法治文化廊,旁听法官审判案件,加深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直观感受。

 

    据江阴法院研究室主任黄剑介绍,该院今年积极开展“法官进社区”活动,一名民庭法官固定与多个社区、街道居委会保持联络,不定期到社区普法宣传、化解矛盾,取得良好效果。今年111日,江阴法院华士庭法官费凤兴与书记员就在鱼塘边,向众人解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功解决了华士镇华北村村民户胡某与村居委会因解除土地承包引发的纠纷。

 

2011年以来,江阴法院组织法官进社区开展法律咨询、法律讲座310次,接受咨询、听取讲座的群众7200余人次。20111-10月份,新收普通民事案件5368件,同比下降12.3%2010年以来,该院积极开展“司法为校园安全护航”等法制进校园活动10次,受教育学生2万余人次。今年1-10月,江阴法院审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7%

http://www.mzyfz.com/cms/minzhuyufazhishibao/fazhiyingshizhoukan/html/711/2011-12-06/content-233503.html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责任编辑:曾垂平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