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字:
  • 栏 目:
  • 高级搜索
您是第位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2012年4月18日在无锡市滨湖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分享到:
作者: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院长 王春年  发布时间:2012-04-19 14:41:14 打印 字号: | |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滨湖区人民法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1年区法院主要工作

 

2011年,区法院在区委的领导,区人大、上级法院的监督指导下,在区政府、区政协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以“法院文化建设年”为主线,紧扣滨湖中心工作,加强司法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队伍素质、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为全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2011年,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7939件,审结7595件,审结案件数同比上升1.36%,未结案件同比下降25.83%,结收案比达101.88%,解决涉案标的金额16.13亿元。审判效率指标、效果指标显著提升,执行指标稳步提升,审判绩效指标呈现“九升六降”的良性运行态势。

一、依法履行审判职责,深层次推进涉诉矛盾化解

宽严相济惩治刑事犯罪。全年审结刑事案件434件,判处罪犯577人。严厉打击暴力、毒品、侵财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十年以上重刑适用率同比上升12.12%。依法惩治贪污贿赂、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等犯罪。成功审结辖区首例醉酒驾车案、2起涉环境保护刑事案。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89名未成年犯等适用非监禁刑。加强对刑事案件被害人权益的保护,为34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被害人及亲属执行到位赔偿款154万余元,为32件案件49名被害人追回赃款27.62万元。健全外来未成年人审前调查机制,探索建立未成年人犯罪前科封存制度。

调判结合妥处民商纠纷。全年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5400件,调撤率达76.78%,解决争议标的12.71亿元。妥善审理婚姻家庭、道路交通、医疗事故、拆迁安置、建设工程等涉民生和稳定大局的案件。加大对涉药品、汽车、旅游等热点市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力度。针对辖区内中小企业涉诉纠纷,审慎采取保全措施,为我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优化环境加强知产保护。全年审结全市范围内的知识产权案件107件,同比上升160.98%。采取一揽子调解方案妥善化解涉KTV著作权侵权等新类型关联案件。承办全省知识产权案件“三审合一”试点工作研讨会。依法审结国务院重点督办的鞠某等侵犯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案,该案例被《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刊载,成为全国法院审理此类案件的指导性案例。召开“中央媒体采访团知识产权保护江苏行”新闻发布会,知识产权审判经验被中央级主流媒体报道,彰显了知产保护的品牌效应,优化了辖区招商引资的软环境。

统筹协调化解行政争议。全年审结各类行政案件91件,同比上升 8.4%。依法协调、审结多起以行政管理机关为被告的涉环境行政执法、招投标监管、政府信息公开等新类型案件。成立专门小组,全力推进征地拆迁纠纷清理化解工作。依托人民调解室工作平台,诉前化解涉征地拆迁纠纷46件。邀请行政机关参与热点问题调研,深入开展行政执法讲座,促进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

内外联动提升执行绩效。坚持审执兼顾的工作思路,通过整合资源、内外联动,积极探索执行机制改革,建立起执行快速反应、分权制约、执行规避处置、委托评估拍卖等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执行工作的整体水平,最大限度保护胜诉人的权益。全年执结各类执行案件1363件,执结标的2.21亿元,执行标的到位率达95.62%

标本兼治化解涉诉信访。积极开展涉诉信访化解工作,强化信访源头治理,加强立案信访队伍建设,狠抓案件审判质量,压降改判发回、申诉申请再审等指标。深入开展“清理信访积案”、“万案评查”、“征地拆迁纠纷清理化解”等专项活动,加大院长包案负责力度,落实院庭领导接访、专题例会等制度,全年清理信访积案84件,息访化解77件,化解率达91.67%

二、能动司法延伸服务,全方位参与社会管理创新

诉调对接多元化解矛盾。区法院牢固树立能动司法理念,推动建立全区联动的诉调对接机制,全年诉前调解案件1906件,调解成功1402件,成功率达73.56%。与区仲裁院、总工会构建劳动争议联动化解机制,联合调处案件22件,委托调解12件。依靠地方党委政府,提前介入化解群体性纠纷3批次计112人。完善医疗纠纷防范化解机制,通过聘请医学专业调解员、发放《防范医疗纠纷“六到位”》的诉讼提示、推行“四优先一速裁”等措施,破解医患纠纷调处难题。总结诉调对接、调处医患纠纷的工作经验被《人民法院报》整版刊登。

法企联动服务转型升级。与区工商联签订共建协议,深入推进法企文化建设。梳理涉企劳动纠纷案件,编制审判服务手册,帮助企业防范劳动用工法律风险,促进劳资关系和谐。依法调节经济关系、规范市场秩序,倡导诚信和谐的交易环境。引导企业规范自律,自觉承担起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公共事业建设等社会责任。

和谐共建参与社会管理。制定取保候审和被判处缓刑、暂予监外执行人员的常态化管理规定,联合公安机关实施交通肇事犯罪人员在缓刑考验期内参与交通协勤等帮教措施。与辖区各街道(镇)、社区签订“庭社对接”协议,建立“驻社区(村)法官工作室”,重点解决弱势群体涉诉涉访、群讼群访等问题。以人民法庭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层阵地,与辖区各基层派出所签订“庭所对接”协议,将巡回审判与综合治理、普法宣传、基层民主评议等工作相结合,积极落实庭村互动、庭企互动。

年报建议预警社会风险。向区委、区政府报送《涉诉矛盾纠纷分析年报》、《行政审判年报》,分类梳理涉诉纠纷,为做好应对准备,合力化解纠纷提供决策参考,获区委、区政府领导肯定。全年针对行业监管、旅游公司管理、广告环境整治等方面的问题累计发送司法建议45条,得到社会各界关注和相关部门积极回应,基本实现了“一条司法建议堵塞一类管理漏洞”的预期目标。

审查制裁严控虚假诉讼。突出对虚假诉讼案件的预先审查、诉中排查和惩治打击。在立案大厅和派出法庭立案窗口设立警示标志,引导当事人诚信诉讼。通过专项培训、典型案例剖析、编制《虚假诉讼审判动态专刊》、重大疑似案件提交审委会讨论等举措,提高审判人员甄别、处理虚假诉讼的能力。2011年查实并依法处理虚假诉讼案件4起,充分发挥了审判工作引导诚实信用、公平正义的作用。

三、围绕人民满意目标,多渠道深化法院队伍建设

规范建设提升司法公信。狠抓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规范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干警司法行为。制定完善制度,加大对民商事审判、执行实施、委托鉴定、法官与律师交往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巡视督查制,重点加强对中层领导信访接待、干警着装礼仪、工作作风、工作纪律、值班制度等的巡查,规范建设促进了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文化建设激发队伍活力。制订出台《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着力推进管理文化、审判文化等五大文化系统建设。确立“奉法、致公、敬业、进取”的八字法院精神,引领司法核心价值观建设。做精“法官讲坛”文化品牌,借助青年干警研究会、华东政法大学合作平台,广泛开展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干警的司法能力交流与培训。全院干警全年发表国家级调研论文8篇,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1篇、《审判案例要览》2篇。信息简报市级以上录用率为66.7%。全年完成法制宣传3508篇次,其中国家级1350篇次,有效提升了法院审判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权力内控夯实廉政根基。通过抓鉴定摇号、执行分权、破产管理人和费用监管等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权力监控,实现风险预警防控。强化敏感节点的监管,从源头上预防不廉洁行为发生。开展廉政谈话、党课教育、民主生活会、观看反腐录像片等,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的廉政教育。区法院权力内控建设促司法公正廉洁的工作经验获区反腐倡廉创新成果三等奖。

沟通联络自觉接受监督。全方位、多渠道地加强与人大、政协的联络工作。就诉调对接、执行信访、征地拆迁等工作向人大、政协领导作专题汇报。定期邀请代表、委员参加法院工作会议、重要活动和旁听重大案件审理,认真倾听监督员对法院工作的批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法院工作。

 

过去四年区法院工作回顾

 

2008年以来,区法院连续三年推进司法规范化建设活动,对内规范管理提素质,对外优化服务树形象,各项工作呈现稳步提升、亮点纷呈、科学发展的良好态势。四年来,累计受理各类案件30890件,审结29254件,解决涉案标的55.73亿元。先后荣获全国调研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优秀法院、全省能动司法服务“三保”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审判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督查联络工作先进集体,全市法院三等功、全市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4名干警荣立二、三等功,12名干警分别荣获全省法院调解能手、涉诉矛盾化解先进及全市十佳法官等荣誉称号。

一、能动司法,不断探索服务发展举措

努力服务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制定《落实“能动司法与创新服务”十项实事的实施意见》等10余项服务保障文件,完善司法应对体系。建立商事审判“快速通道”,向民营企业发放《企业经营“八项注意”》,在全市法院率先实行“保全全时制、开庭全日制、服务全方位”三项服务承诺。依法审结各类买卖合同、企业破产清算、股东权益等商事案件2069件,为辖区企事业单位挽回经济损失12亿多元。加强对重点项目、招商引资企业商事案件的调解力度,慎用查封、资金冻结等强制措施。积极开展“千名法官服务工程”,深入重点企业走访调研,协调解决难题。

努力服务创新创业高地建设。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审结各类知产案件198件,标的达958.45万元。在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等园区设立三个“知产保护联系点”,强化创新成果保护,服务信息、软件、医药等新技术领域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指导锡山区印刷行业、辖区侵犯商标权超市依法自律经营。审结飞利浦、阿迪达斯、LV等知名品牌知识产权案,加大驰名商标保护力度。

努力服务生态宜居城区建设。保障城乡统筹发展,审结房屋拆迁、农村土地流转等案件58件,审查和执行涉及城乡重点工程建设的非诉行政案件22件。加强对行政机关的执法指导,规范执法行为,促进依法行政。加大环境司法保护力度,设立“环保合议庭”统一受理、审执涉环境保护案件,在全市法院率先运用“禁止令”,创新行政非诉案件执行新模式。

二、为民司法,不断满足群众司法需求

着力深化诉讼服务。打造集咨询、导诉、立案及其他便民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诉讼服务窗口,积极探索预约立案、假日法庭、判后答疑等司法服务。推行立案速裁机制改革,构筑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立审执一体的快速专业化审理机制,取得了快审快结的明显成效。2010年区法院探索构建速裁机制的经验,在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专题交流。

着力破解司法难题。加大积案化解力度,2010-2011年集中清理进京重复访案件141件,息访率达100%。不断创新执行机制措施,深入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落实执行联动威慑机制,最大限度兑现执行申请人的合法权益。通过启动追究被执行人拒执罪程序,圆满化解陈利坚、颜春兄等处置困难、信访多年的案件。加大司法救助力度,通过司法救助减免费用等方式化解涉诉矛盾信访336件。

着力推进巡回审判。将巡回审判同法制宣传、建立审务指导联络网、诉调对接、回访当事人等举措有效结合,将善良民俗习惯适度运用于司法裁判中,努力实现办案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深入社区、企业、学校、机关,举办涉妇女儿童维权、商业风险防范、劳动争议调处、知识产权保护、规范交通执法等法律问题的现场咨询会48场,直接受教育群众1600余人。发放《审判服务手册》、《社会导向性民生案例专刊》等800余册,倡导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三、公正司法,不断提升审执工作效能

确立系统审判管理机制。以案结事了为宗旨,在全院确立“系统审判,全程管理”的理念。引导干警树立“立审执一盘棋”的全局观,立案考虑审判,审判兼顾执行,执行服务审判。强化程序衔接、信息互通,充分发挥审判资源的最大效用。统一司法尺度,制定审判指导文件16个,发布参考案例97件,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在全市法院首推流程节点、均衡结案等审判管理措施,严控案件审限。建立大要案报告、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涉诉舆论引导等制度,形成完善的稳控体系。

构筑精细化绩效管理机制。构建集队伍、审判、政务管理“三位一体”,涵盖岗位业绩、思想作风、廉政建设、调研信息、诉讼成本五大内容的大绩效管理体系。将干警德、能、勤、绩、廉的标准进行量化,考评结果与评优评先、晋职晋级直接挂钩。严格落实院领导轮流值日制、中层领导轮换巡查制、院务巡视督查制,在全院形成了绩效优先、崇尚实干、跨越赶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完善司法公开透明机制。扩大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数量和范围,陪审员参审率达87.79%。推进审务公开,试行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和裁判文书上网,公开选定中介机构,公开评估拍卖过程。采取公报、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法院重大事项,组织法院开放日活动13次,参与人数1100余人。通过设立征求意见箱、发放廉政监督卡、收集网络信息等形式了解民意,不断改进法院工作。

四、廉洁司法,不断塑造勤政廉政形象

人才兴院。紧密结合“双争一创”业务强警活动,大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采取专家授课、互动研讨、实景演示等方式,开展专题培训56期,培训干警6300余人次。鼓励支持在职学历教育,全院现有研究生学历干警22名,占在编干警总数的20%。拓宽人才交流渠道,建立健全新进人员、青年法官派驻人民法庭、立案信访等一线重点岗位锻炼的制度。将22名干警派往基层锻炼,对160余人次干警实行轮岗交流。

反腐倡廉。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先后聘请了7名兼职监察员和8名廉政监督员,对审判权、执行权进行直接实时监督。在信访接待中心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完善法院内部廉政制度7项,严格执行“四个一律”、“五个严禁”等规定,杜绝“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全院干警拒礼拒贿120余人次,价值人民币38.6万元,获表扬信39封,锦旗62面。

加强沟通。健全沟通联络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定期向同级人大及常委会报告工作,认真落实审议意见。办理人大督办案件51件,办结回复率达100%。走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370人次,邀请代表、委员评查案件、旁听庭审、视察法院等38件次。因联络工作富有成效,区法院还在全省基层法院联络工作座谈会上作经验介绍。

各位代表,回顾四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区法院能够完成繁重的审判任务,化解大量的矛盾纠纷,离不开委的正确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区政府、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四年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加强和改进法院工作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代表区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法院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审判执行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尚有差距,涉诉信访处理难度较大,司法强制搬迁工作压力重重,“执行难”问题依然存在,审判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少数法官的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司法能力、司法作风仍有待改进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进,努力加以解决。

 

2012年区法院工作思路

 

2012年,区法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区三届二次党代会的要求,以“法院文化建设推进年”为工作主线,牢固树立能动司法理念,狠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不断提升服务经济、保障民生、促进和谐的能力,以更新的理念、更强的能力、更高的水平、更好的形象推进法院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加快“四个无锡”建设,打造无锡最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标志性区域,奋力开创率先实现现代化新局面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是更加注重服务大局和保障民生。围绕我区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及时出台针对性司法举措。加大对涉劳动就业、教育医疗、食品住房、环境保护、社会保障及城市拆迁等案件的审判执行力度,依法制裁纠正各类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二是更加注重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以文化建设和司法能力建设为重点,深入开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大学习大竞赛”活动为抓手,加强干警司法能力建设,加快培养年轻干部及审判、调研骨干。

三是更加注重推进法院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法院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具有滨湖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系统文化工程,将法院精神落到实处。积极推进法企文化对接,推动社会诚信文化建设。

四是更加注重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完善社区矫正等工作机制,加强对特殊人群、虚拟社会的管理。推行“法官走基层、创建无讼社区”新机制,深化审判工作白皮书和司法建议工作成效。 

五是更加注重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着力解决干警职级待遇问题,提升基层队伍战斗力和凝聚力。加强人民法庭建设,拓展法庭功能,突出抓好便民措施,方便群众诉讼。

各位代表,面对新的形势,人民法院肩负的任务光荣而艰巨。我们决心在区委坚强领导、区人大和上级法院监督指导,区政府、区政协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法院工作新局面,为把滨湖建成率先基本现代化示范区和生态经济发展典范区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的司法业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以上报告,请大会审议!

责任编辑: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院长 王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