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打造无缝对接的零距离服务品牌。依托驻无锡职教园“法制教育基地”,开展“2012大型庭审全覆盖”活动,通过“庭审进校园”常态化和制度化,不断扩大法制教育宣传的影响力和辐射面;在区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成立“法律与道德关爱基地”,为重残群体及工作人员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司法服务,重塑重残群体的尊严和权利;着手准备成立“司法助企护航基地”,主动服务保障辖区企业转型升级。
二是打造和谐一方的全方位保障品牌。全面推行“庭前三对接、庭审四步骤”的沈强劳资矛盾化解法和“统分结合、三向并进”的群体性劳争纠纷调处模式,有效推进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调解工作;启动推行“执行案件分权双流程管理”工作,对分权实施的七项权力制定详细的操作细则,最大限度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统筹考虑当事人利益和企业生存发展,因案制宜,尽量采用调解、和解、担保等形式,确保企业生产经营不因审判而受到影响。
三是打造多元立体的青少年维权品牌。延伸审判职能,联合多部门打造“闲散青少年帮扶工程”,针对辖区在册的失学、失业青年,包括法制教育、思想辅导、生活帮助等帮扶工作,敦促、帮助此类青少年遵纪守法,杜绝青少年犯罪的潜在隐患;完善“亲友会面暖人心”、“涉案少年干预”等举措,不断延伸青少年帮教工作的覆盖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