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女儿顺利考上军校,父亲老范费尽心思跑关系,前前后后花费打点了60余万。岂料,这笔巨款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返,女儿不但没能踏进军校的门,还白白的耽搁了两年大好时光。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法院对该起诈骗案进行了公开审理。
老范今年52岁,无锡本地人。上世纪80年代就在部队里当兵服役,在部队里面呆了10多年。深受父亲的影响,女儿范霞也一心想着参军入伍,日后成为一名女军官。2007年12月,女儿范霞正式参军,在南京某部队里服役。两年后,范霞参加了部队组织的军校入学考试,但因成绩不够最终被筛了下来。眼见女儿上军校没希望了,父亲老范是真的着急了,自己就这一个宝贝女儿,无论如何要帮她把这个“军校梦”给圆了。
不久后,老范找到了好友陆成家,俩人是多年的好友,老朋友找到自己帮忙,老陆自不能“含糊”,当即联系了前不久刚认识的一位北京朋友。这位朋友姓“于”,是老陆在一次饭席上认识的,对方自称是中央国家机关老干部科学健康协作组织外联部的部长,其朋友在部队里认识很多领导。
老范、老陆二人虽然不了解对方真正的底细,但所谓“病急乱投医”,对方既然是北京的,而且又是个“部长”,肯定有能力疏通关系,把其女儿送进军校的大门。就这样,俩人与这位于部长联系上之后,便于次日乘火车奔赴北京。当天晚上,于部长与其“秘书”小宋二人应邀参加了饭局。席间,于部长称自己的同事高部长(另案处理)以前是部队里面的干部,有不少部队里面的领导是其朋友,可以帮忙“开后门”。为了证实其所言非虚,于部长立马打了电话给高部长,在电话里高部长一口承诺可以在武汉找一家好的军校,但是需要40万的“打点费用”。
拿到钱后,高部长就带着范霞去武汉报名上学。岂料,高部长所谓的“军校”并非正规的学校,而是一个只有10几名学生和两名老师组成的培训班,这个培训班也是高部长自己开办的,与军校完全搭不上边。老范了解到女儿上学的情况后,觉得肯定有问题,便来到武汉再次“疏通”关系,期间各项开支又花费了10余万元。高部长则安抚老范入学还需要时间,不能操之过急。而于部长和其所谓的“秘书”眼见高部长没有能力办理上军校的事宜,就趁机以“打点费”为由,从老范处骗得3部iphone手机和2万元的现金。
2012年的5月,眼见自己的女儿上军校是彻底的没希望了,老范才明白自己是上当受骗了,便向公安机关报了案。不久后,于某、高某、宋某三人被抓获归案。
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于某、宋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的手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分别判处二人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5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