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我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吵架的夫妻、不和的邻居、借钱不还的朋友,常为了送达法律文书在当事人门口蹲点守候,有时一等就是一个多小时。每天忙来忙去,筋疲力尽,解决的不过是家长里短的小案件。我常常自问,难道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法律事业?我忍不住将困惑告诉了一位老法官。他微笑着对我说:“许多人一辈子可能只进一次法院,你眼里不起眼的小案件,在他们看来都是大事。办好一件案子算不了什么,难能可贵的是一辈子这样坚持下去。”
父母教会了我做人,老师教会了我学习,老法官却用最朴素的话语向我揭示了法律事业的真谛,那就是脚踏实地,用一生守护公正。
还记得有一年的春节前夕,七名洗碗工为催讨工资走进了我的办公室,他们状告的是一家全国知名餐饮企业。
为了规避法律,该企业与洗碗工签完劳动合同后,并没有安排他们进入自己的企业,而是让他们到无锡的另一家企业打工。洗碗工们每天工作12小时,月收入却不到千元。该知名企业提供了厚厚的证据,证明洗碗工们并没有到自己的单位上班,无锡的那家用工企业却拿出洗碗工们与知名企业的劳动合同,证明自己和洗碗工们不存在劳动关系。眼看着两家企业踢起了皮球,洗碗工们却拿不出一点证据。
想起洗碗工们冻得通红、洗得脱皮的双手,我的心揪了起来。为了查找突破口,我到工商局调取了两家企业的股东信息、董事会决议,又到公安局、档案馆逐一核查各股东的身份信息、家庭信息,终于发现表面上没有关联的两家企业的两大股东竟是夫妻关系,这一发现顿时解开了用工之谜。我在法庭上出示了相关证据后,两家企业顿时哑口无言,精心设计的谎言在此时不攻自破,随后的庭审也变得异常顺利。
几天后,企业送来了七名洗碗工的工资。当洗碗工们终于拿到了属于他们的工作报酬时,他们的眼里闪着泪花,他们拉着我的手说:“谢谢法院,谢谢法官,我们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回家过年了。”
不知不觉,我已经在基层法院工作了12年,那位老法官也早已退休。每当书记员们问我:“周法官,你一年审结三四百个案件,即使每个当事人只来法院一次,你每天就要接待七八个诉苦的当事人,每天这样你不烦吗?不累吗?为什么你不找借口推一推,让自己开完庭歇一歇呢?”这时,我都会把老法官说过的话传承下去。
(作者简介:周溧,崇安区法院民一庭副庭长,1980年8月生,硕士研究生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