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字:
  • 栏 目:
  • 高级搜索
您是第位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理想植根于现实
分享到:
作者:何璐  发布时间:2014-04-30 09:51:52 打印 字号: | |

看过一组名为《现实给了理想多少时间》的图片,图片上半部分各种身份的人物被置身于喷绘出的“梦想”背景中,而下半部分则是背景墙前真实的场景。这种梦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发人深思,也让我深有感悟。

厚重的法典、庄严的法槌、手持天平与利剑的蒙眼女神,这是我曾经对法院的印象,我也一直憧憬着能有一天,成为一名法官,站在天平的中心点,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2011年,我进入了法院,真切地感觉离自己的理想又近了一步,而当我真正在这里开始工作时,才发现原来这份工作并不像我想象的这么简单。

我国法制的土壤并不成熟,许多当事人不知道也不在乎法律究竟是如何规定的,在乎的只是其切身的利益。有时,我们明明在按照法定程序处理案件,原告却一直在抱怨结案时间太长;有时,我们一次次耐心地劝说,被告却始终回避甚至恶言相向;有时,我们加班加点地工作,一心想要化解矛盾,却被当事人质疑是否收了对方好处,种种挫折与误解使我一度产生了对理想的怀疑,对未来的灰心与迷茫。然而渐渐的,我看到身边的许多法官,明明休闲娱乐时间已经很少,却还在不断压缩自己的休息时间,经常起早贪黑地出差到外地调查、保全、送达;明明私下很多时候宁愿长时间地保持沉默,工作中却还在认真地倾听每个当事人的意见、尽职地向当事人解释法律法规、悉心地开导当事人,力求最大限度地查明案件事实、化解双方矛盾、做到案结事了。我开始意识到,理想脱离了现实只会成为空想,束缚我的不是现实,而是自己。

法院,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必然是社会矛盾的集结地,来到法院的每一个当事人都希望自己的问题可以在这里妥善解决,每一个案件都是对我们的磨练与考验,而法院里每一个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身影则充分展示了何谓“处众人之所恶,利万物而不争”。作为一个书记员,我学会了在面对当事人时,充分理解其焦虑不安的心情,耐心地劝导其积极面对诉讼,理性解决问题;在平时工作中,除了做好送达、保全、开庭、整理卷宗等基本工作,我也会多思考、多请教,尽量做到对每个案件心中有数,以更好地配合法官的工作,这样,在做好自己每一项本职工作的过程中一步步脚踏实地地向前迈进。

理想并非高高悬浮于现实之上的,只有将理想的种子埋进现实的土壤,以自己的责任和信念浇灌,才能促使其生根、发芽、开花。今天,我们获得了站在天平中央的机会,我希望,终有一日,每个人都能发自内心地敬畏法律,且这份敬畏不仅仅是出于对司法强制力的畏惧,更是出于对法律的信仰以及对司法公正的认可。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耀每一个角落,这是我的理想,也是我们不懈努力地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何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