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爱立许机械(江阴)有限公司的破产重整案件正处于重整期,该公司曾是由江阴德昌铸冶环保机械有限公司和德国爱立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中德合资企业,任命中方股东为总经理。
2011年2月,中方总经理突然离世,引起供应商、银行、客户和职工的恐慌,供应商纷纷停止供货、银行要求偿还欠款并查封公司账户、客户上门催货并开始无序的抢货、职工无心工作效率低下。在德方派人管理公司后,中方财务负责人携带公章离开公司更是雪上加霜,后德方向法院提出破产重整申请。
破产重整案千头万绪,既要开庭又要开会;既要办案又要办事,既要裁判又要谈判,难度可想而知。征询重整意见、裁定破产重整、指定管理人管理、拿回公司公章、收回应收款1000多万元、确认债权总额、起草重整方案,前面一个个陡峭的山坡,我和同事都翻了过去,本以为德方可让4000万元注资款到位,300多名工人生计不愁、169个债权人实现债权有望,重整方案可以顺利推进了,不料此时难题又出现了。
按原来设想,重整草案中将调整公司股权结构,中方股东也将丧失股东资格,由德方成为100%的股东,中德合资企业变更为外商独资企业,这遭到了中方股东的强烈反对。面前有两条路,一是依据先前的股东会决议申请工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法院强制批准重整方案。问题是,工商部门提出,变更登记无明确法律依据,拒绝变更;而如果强制批准,引发各方的抵触情绪,将为顺利重整埋下重重隐患。
不能让一家有发展前景的公司卡壳在这里!我和同事仔细分析案情,研究相关政策和法律规定,协调各方在重整方案中对公司股权结构暂不理涉,保障重整方案能顺利通过。另由企业依法提起股东除名诉讼,经诉讼程序解决股东资格问题。最终重整方案全票通过,股东除名诉讼也判决确认除去中方股东资格,从而顺利实现了工商变更登记,公司管理步入正轨。仅当年年底,公司的开票额就超过亿元。
“没有法院的介入,公司肯定倒了”,公司负责人尤总不止一次对我感慨。“保一方平安,急民众所急”,德国爱立许集团董事长爱立许·保罗前后两次来院里送锦旗。“法官们秉公执法、尽心尽职,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慕博思寄来感谢信。
如今,这家企业不仅效益良好,德方还带来最好的技术和人才,产品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多行业发展的方向努力,也间接改善了江阴的投资环境。让受到伤害的肌体运转怡然,康泰复始,我好像也来到了山顶,生出风景这边独好的幸福感。(作者简介:任方亮,江阴市法院民二庭庭长,1966年3月生,本科学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