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剧,爱旅行,爱美食,爱晒娃,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国女法官。
“法官”到底是什么?也许是一个称呼,在进入法院的六年来,我收获了社会各界人士对我多项称谓:林秘书、林警官、林检察官、林书记、林律师、林“法师”、林法官,虽然,每次我都是欣然接受,但是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最后一个称呼。也许是一种声音,因为在法庭上,我说的话,无论被告人、辩护人或是公诉人总是认真倾听并有所回应。也许是一个“法律代言人”,因为表叔侄子的姑妈的女儿会来咨询我,她家日本纯种吉娃娃(公)和别家杂牌吉娃娃(母)交配后生下的小仔仔,别家不承认是她家的种,她要怎么起诉要回小仔仔的抚养权。也许是一份骄傲,因为偶然一次傍晚去帮老妈拍几张跳广场舞的照片时,她的舞友们热情的围观我这个叫做“法官”的活物,而老妈在一旁暗暗挺起了胸膛。也许是一个榜样,因为3岁的儿子很正经的告诉小伙伴,要从小听话、乖乖上幼儿园不哭闹,长大以后才能去法院敲锤子。也许是一种责任,有时午夜会因为梦到一份已经送达的判决书在刑期上计算有误而惊醒。也许是一份权威,因为对证据审查的严苛和对法律的咬文嚼字,使每一份从指尖敲打出的生效法律文书都具有毋庸置疑的执行力。
这一路走来,为了求学我一趟趟2523公里火车颠簸三日两夜;为了考研我在40度高温天的重庆复习应考而中暑;甫进法院,我从零开始学习公文写作、报送信息简报绞尽脑汁;荣登新妈妈正值新手办案,我忍着分娩带来的八个月耻骨分离之痛从零开始学习如何办理刑事案件而忙乱和无措;独自被五六个膀圆腰粗的当事人家属围着讨要说法时,我强忍着惊慌害怕而表面冷静应对、释法说理。这一路走来,我愈强愈韧,任你天花乱坠、威胁诱骗,我学会了“该咋咋地”。
看着窗外的明媚的阳光,感觉我的春天一直都在身边,因为进入法院,已经圆了我打小的律政梦,让我实现了专业和事业的无缝对接。也许因为当事人的不信任,我会偶尔陷入自白无力的尴尬;也许因为舆论对法院的指摘,我会偶尔萌生“还不如当年”的低落情绪;也许因为上诉、抗诉的压力,我会偶尔发发“凭什么对我要求这么高”的牢骚。但这些都不影响我继续喜欢我的法律事业,因为我已经为此付出了三分之一多的人生,而且,我也相信,付出总会有收获。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幅漫画,两个人在同一地点挖金矿,A辛辛苦苦挖了很长一段路坚持不了就放弃了,而灿灿的黄金其实就近在咫尺;B同样挖了很长一段路,但是他没有放弃还在继续挖,结果他获得了丰硕的财富。人生道路的选择是重大而严肃的,既然是自己走上了这条道路并为之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就应该继续走下去,不辜负自己、不辜负曾经。
灼灼年华似水流,
匆匆走,难再收。
韶华不会为己独留,岁月亦非后悔能偷。
空羡他人功成名就,漏看自己一路丰厚。
张时努力攀楼、驰时可乘扁舟。
前行之心不休,风景自会愈秀。
梦未锈、志仍留,我们携手,共迎凯歌奏!
(作者:锡山法院 林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