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字:
  • 栏 目:
  • 高级搜索
您是第位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诚信正能量:一起十三年执行旧案的温暖落幕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6-04-05 10:30:00 打印 字号: | |

“在这个呼唤诚信的时代能够办结这样一个执行案件,我作为法官深受鼓舞。”近日,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的瞿晓伟法官终于将手头办了近十三年的一起执行案件了结,想到期间经历的种种波折和案件当事人身上投射出的诚信精神,瞿晓伟心里也十分感动。

他借款搞科研,不料背下巨额债务

1942年出生的老万是一名退休的水利工程师。一辈子钻研科学的老万退休了也不忘发挥余热,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发明创造中,自主研发一个工程机械的制造项目。因为缺乏资金,20008月,老万以投资的名义向19名同是退休工程师的朋友借款584800元投入项目开发。

很快三年过去,老万的项目未能攻克难关,但所借的投资款却已经花销怠尽。2003年,19名出借人陆续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老万偿还所欠的款项。在法院的主持下,这些诉讼以调解或判决的方式结案,随后就进入了执行程序。“接到这个执行案件时我才刚到执行局工作。”瞿晓伟法官回忆,当时他仔细翻阅了上任执行法官留下的卷宗,发现2003年法院曾经执行到老万的房屋拆迁补偿款12余万元,此后就再也没有其他财物可供执行。

一面是一身清贫无力偿还借款的老工程师,一面是风尘仆仆赶到宜兴等待执行款的19个申请人,瞿晓伟法官感到身上的压力前所未有的重。

不避不逃,法官帮助他走了十三年漫长执行路

在调查了解老万的所有财产情况后,承办法官提出了当时唯一可行的执行方案——用老万每年的退休工资逐年摊还偿债。

“我们年纪都大了,能不能等到那一天还不知道呢!”对这个执行和解方案,当时也都已经退休的19名申请执行人反对情绪很激烈。瞿晓伟于是一次次打电话与他们联系调解,通过他们的朋友做工作。“要知道退休职工的工资还会增长的,不会一直这么点,而老万也承诺继续攻克项目难关,说不定哪天他攻克了一下子就能还清呢?”法官劝说道。其实对于未来的事,大家谁也说不准,老万能不能完成发明,瞿晓伟心里更是没有底,不过就当时的情况来看,他认为这个执行方案已经是最好的选择。“我已经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就算执行到我退休的那一天,我也会做好自己的工作。”瞿晓伟说。“我借的债我一定会还,哪怕以后一分钱退休工资都没有,我也会信守承诺。”老万也向法官表明了自己会还债的决心。

于是从2003年起,与19名申请人的沟通电话,接收19名申请人的信件函件,扣划老万的退休工资,制作分配清单支付执行款成了瞿晓伟法官每年春节前的习惯。就这样十三年过去,正如瞿晓伟当初设想的那样,退休工人的工资在国家大政策下逐年增加,19名申请人分配到的款项也从几百元到了如今的几千元,他们的心态也渐渐变得平淡坦然。而老万这么多年来没拿过一分自己的退休工资,全凭老伴每月900多元的补贴和亲友的支持支撑家用,同时他还不放弃仍然继续钻研项目,以求哪天突破能一举偿还债务。

骤然离世,诚信的被执行人获得所有人的谅解与感动

20159月,瞿晓伟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将他的思绪一下子拉回到了那个倔强守信的老工程师老万身上。

电话是老万的老伴儿打来的。她告诉法官,老万常年患有高血压、尿毒症,但始终坚持攻克自己的科研项目,从未想过要支取自己的退休工资来为自己看病。就在几天前,老万突发病症,如今已经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抢救,脑出血、尿毒症加高血压3级,医生已经向家属下达了病危通知书。法官接到电话的一个月后,老万未能挺过难关,最终带着遗憾离世。

及至老万不幸离世,他的这个执行案件已执行了十三年,当初的19名退休工程师们也都已近耄耋之年。当他们从法官那里得知老万离世的消息,都悲痛唏嘘。面对案件里还没有到位的11万欠款,法官再一次开始了调解工作。在法官的协调下,老万的家人与19名申请人均拿出了最大的诚意,在扣除本来已扣留在法院尚未交付的5万多万元执行款后,老万的家人愿意再拿出2万多元凑足8万元,19位老人也一致同意以8万元一次性了结案件。“他虽然不在了,但我们要为他完成这个心愿。”老万的家人说。

受到老万诚信精神的感动,19名申请人在拿到执行款的同时给法官送来了一封慰问信,并留下了1000元慰问金给老万的家人。信中写道:“因执行案临近尾声前惊悉老万因病不幸辞世,我们南京相关人员深感遗憾,老万是个肯动脑筋的好科技人员,对于他的不幸我们深表同情。老万夫妇一无房产、二无遗产,加上其近期常年被疾病折磨仍坚持用其全部工资收入还欠款的同时还在研发他的专利,试图一朝成功后快速还清欠债的态度;在法院执行庭同志多年始终积极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为我们的利益极端负责,我们19位债主一致同意了结本案,同时呈上慰问金特请执行庭同志代为转交。”

 

“看到这封信时我很感动。”作为一名从事执行工作十多年的法官,瞿晓伟看多了欠债不还还颇为自得的各式“老赖”,也一度忧虑社会诚信的缺失。“但这个案件让我感受到了正能量,世间终究是善良和诚信的人多,也让我再次感受到了执行法官肩上的责任。”瞿晓伟感慨地说。

来源: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法院
责任编辑: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