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
专 刊
(第26期)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2016年11月22日
─────────────────────────
目 录
☆ 市中院公布“拒不申报或虚假申报财产”十大典型案例
☆ 新吴法院申报项目获评2016年全市政法工作创新奖一等奖
☆ 锡山法院成立终本案件管理室
市中院公布“拒不申报或虚假申报财产”十大典型案例
为深入推进我市“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今年8月至10月,无锡两级法院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惩治拒不申报或虚假申报财产违法行为专项活动。活动期间,全市法院共集中执行涉拒不申报或虚假申报财产的违法行为案件610件,执结198件,实际执行标的4800万元,拘传33人次,拘留79人次,罚款30.5万元,搜查被执行人住所(或工作场所)38处,现场查封(扣押)物品1091件,扣押汽车5辆,强制搬迁房屋3处,现场执行和解案件20件,对4人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将695名失信被执行人纳入“黑名单”,有力惩治了拒不申报或虚假申报财产的违法行为,彰显了财产申报制度在督促被执行人履行法定义务、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维护生效法律裁判严肃性和权威性等方面的突出作用。
为扩大宣传效果,营造社会氛围,中院选取了活动中的十起典型案例,于11月11日在《无锡日报》上进行刊登。
(市中院执行一局)
新吴法院申报项目获评2016年全市政法工作创新奖
一等奖
11月10日,中共无锡市委政法委下发锡委政法〔2016〕23号文对2016年全市政法工作创新奖评选结果进行了通报,表彰了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社会评价良好的创新成果。新吴法院申报的《打造“执行云”、解决“执行难” 助推诚信体系建设》项目被评为一等奖。
今年以来,新吴法院重点打造“执行云”信息系统,以执行指挥中心建设为依托,充分发挥执行信息化平台司法查控和发布失信名单晒“老赖”的信用惩戒的作用,不断提升执行工作数字化、智能化、透明化水平,有效助推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在本次全市政法工作创新项目评审过程中,该院通过PPT形式汇报了《打造“执行云”、解决“执行难”助推诚信体系建设》的成果,向评委们详细介绍了该院2016年以来利用司法查控平台、执行指挥平台、信用惩戒平台、网上拍卖平台、执行公开平台、案件管理和执行案款管理平台等科技手段辅助执行,全力推进涉民生案件、金融案件、知识产权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参与“网易直击执行12小时”大型网络直播栏目等全方位、立体化执行行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约失信被执行人的行为,督促失信被执行人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获得评委们一致好评,最终从全市13个入选项目中脱颖而出,获评一等奖。
(新吴法院)
锡山法院成立终本案件管理室
近日,锡山法院执行局专门成立终本案件管理室, 强化对终本案件的规范管理,力争实现执行案件良性循环。该管理室配备一名执行员、一名书记员和两名辅助文员,对终本案件进行专项管理:一是进行分类管理。录入终本案件的被执行人情况、案件执行进展、有无财产等基本信息,确保终本案件底数清晰、阶段清晰、流程清晰,区分当事人提出恢复执行申请、未申请恢复但有财产线索、被执行人不具备执行条件、需要不断督促履行的四类情况进行分类管理。二是进行动态维护。定期对终本案件进行线上和线下的查控,通过各级法院网络执行查控系统,每六个月完成一次对终本案件涉案被执行人的财产查询,有财产反馈的及时处置。三是集中办理申请恢复执行案件。对符合恢复执行条件的依法恢复执行,对不具备执行条件的依法回复当事人,对符合退出机制的予以甄别后退出。四是进行日常信访管理。做好终本案件的申请执行人的日常接待和释明工作。目前,终本案件管理室已经投入运转,计划在月底前完成对900余件申请恢复执行案件的全面梳理。
(锡山法院)
报:省法院
送:市委政法委、本院领导、各市(县)、区委政法委
发:各基层法院
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办公室 2016年11月22日印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