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字:
  • 栏 目:
  • 高级搜索
您是第位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无锡日报】销售多渠道 涉案呈低龄 5起危害食药安全典型案件公布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8-03-15 16:16:01 打印 字号: | |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昨从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62017年,全市两级法院共审结食药犯罪案件186356人,食药犯罪呈现涉案领域趋于集中、销售渠道多样化、涉案人员低龄化的特点。发布会上,市中院还向社会公布了5起消费者权益保护刑事案件典型案例。
    从审理情况来看,生产、销售假药案件中,假药类别主要为无进口批文的美白针、肉毒素等美容类产品,无进口批文的抗癌类产品,以及擅自添加西药的降血糖、降血压类产品。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中,涉案食品主要为添加西地那非的“伟哥”类保健品,添加亚硝酸钠的卤菜类熟食,以氢氧化钠、硼砂浸泡的水产品,添加工业松香方便拔毛的家禽和被毒镖毙杀的犬类等。
    市中院刑二庭庭长方海明分析说,现在除了传统的上门兜售、门店销售外,还出现通过微信、QQ等聊天工具联络后直接邮寄、网上开淘宝店出售等多种形式的销售假药、有毒有害食品的方式。不少案件中犯罪分子形成较为稳定的犯罪团伙,生产、仓储、营销、运输等各环节分工明确,利益关系严密有序。法院审理食药犯罪案件时,对累犯、惯犯、销售金额巨大、对人民群众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被告人,坚决予以严厉打击,除从严惩处外,还加大财产刑的判处力度,遏制犯罪动机,剥夺再犯能力。

    2018315日《无锡日报》

责任编辑: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