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字:
  • 栏 目:
  • 高级搜索
您是第位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奋进公正路·为身边的法官点赞(二)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9-08-27 16:44:24 打印 字号: | |

储晓惠:不想成为拖后腿的人


自1997年从事民事审判工作,现任宜兴法院速裁庭副庭长。多年来,她勤奋忘我地工作、公正无私地审判,曾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了全年办案超600件的闪亮业绩,先后被评为“无锡市三八红旗手”,无锡市社会综合治理先进个人,2017、2018年度连续两年荣立个人三等功。

 

尾椎骨裂9个多月、休息3天、办案超600件,办案数全院第一,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数据简单直白地勾勒出宜兴法院速裁庭副庭长储晓惠一段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我每天都要给自己鼓劲,千万不能因为伤痛耽误当事人的时间,给整个庭室拖后腿。”储晓惠说。

 

2017年11月28日,储晓惠在去审判楼开庭途中不慎滑倒,尾椎着地,剧痛难当,事后经检查发现其尾椎骨裂成7块,医嘱其休养半年以上。然而当时宜兴法院正在大力推进案件繁简分流,通过分流,一大批案件涌向她所在的速裁庭。在短暂休息3天后,“安不下心”的储晓惠拄着拐杖、一步一挪地来开庭了。怀着对审判事业的敬畏之心,她的审判效率更高、速度更快。从2018年5月起,储晓惠每天开庭5到7个,忙的时候连午饭都顾不上,下班时甚至都没力气说话。而她所使用的法庭也成了保洁阿姨眼中的“钉子户”,经常是早上第一个开门,晚上拖到最后一个关门。

为了加快审理速度,储晓惠不断挤压自己的休息时间,每天清晨7点就到法院,中午利用午休时间看审判材料,周末带着三餐到办公室加班写判决书。储晓惠多次和别人说,能办那么多案件靠得是整个审判团队的努力,而她时时刻刻与时间赛跑,不是想获得什么成绩荣誉,只是“不想成为那个拖后腿的人”。

 

储晓惠的丈夫和儿子都是警察,一家子政法工作者让这个小家庭显得更加严谨无私,充满奉献精神。尽管储晓惠在生活中担当着照顾全家人的责任,但每当她看到彻夜值班满脸疲惫的儿子,想到为了保障工程顺利推进在工地住了一个多月的丈夫,她就会忘记自己的劳累,满是干劲地投入到审判工作中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作为一名法官,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审判责任,做到无愧于心,我已经心满意足。”储晓惠坚定地说。

 

 

林丽华:用“公心、耐心、仁心”换百姓安心


 

 

2004年进入法院工作,2012年6月从事民事审判工作,现为员额法官。办案以来共审结民事案件近2000件,所办结的案件质量高、效果好。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获评全省优秀法官、全市“十佳法官”等荣誉称号。

 

现任梁溪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的林丽华每周坚持三次跑步锻炼,她一直认为,法官一定要有充沛的体力和健康向上的心态才能有饱满的精力来应付那些繁琐复杂的案件。

 

江南12月,寒风凛冽。一件财产权属纠纷摆在了林丽华的案头。原告系两被告的儿子,持有两被告签字的共有协议,要求分割相关房产,其中99%归其所有。开庭当日,两位被告因卧床不起未能到庭,前来应诉的是老人的另一个儿子。被愤怒情绪左右的代理人不能理智、冷静地应诉,但一直声称房屋在分家时已经分给其所有,而父母是被原告欺骗后才在所谓的共有协议上签字;原告满口谎言,法院却一直让原告立案起诉家中的人,不公平。林丽华查阅之前原告起诉的相关案件卷宗,发现原告在此前的诉讼中就存在不诚信的行为。林丽华又耐心向出庭的代理人释法析理,引导其理性对待诉讼,积极进行举证。庭后,林丽华立即带着书记员一起到两被告家中,询问两位老人自己的意见并走访了周围的街坊邻居。根据走访调查来的情况,结合两位老人找出来的几十年前的分家析产的协议书,确认两被告的陈述属实,据此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案件生效后,两原告的代理人写来了感谢信,并对其最初对法院的不满和对立情绪进行了检讨。细微缜密的断案方法,使得林丽华善于从细节入手,把握基层群众的心理,致力解开当事人的法结、情结和心结。身体力行传播着法与德,她小心翼翼修复每段受损的社会关系,在重塑道德基石中让群众认同法治精神。

 

司法改革燃灯者邹碧华曾说过“法官不应该是冰冷的法律适用机器,而应是一个充满人文品格的司法者”,内在的良心与外在的谦和汇聚起来传递给社会,能让人感到温暖的力量。2016年腊月中旬,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与一起索要工程款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不期而遇,使林丽华的心情尤为沉重。原告索款心切,申请保全被告的全部资金账户。林丽华深知,看似普通的案件,不仅涉及到原被告两家公司的正常经营,还关系着几百甚至上千名农民工工资,这样的案件得尽快妥善处理。林丽华在采取保全措施后,立即组织双方的代理人进行协商,晓以利害,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年二十八达成了调解协议,并及时解封了账户。每一件民事案件,都关涉普通百姓的一家生计,关乎一方社会的平安稳定。在日常办案中,林丽华始终坚守“仁心”办案理念,努力做到执法如山、公平如水,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牢记初心使命,带着对公平正义的仰望和对法治理念的追求,林丽华信心满满:做一个基层法治事业的追梦人。

 

颜建江:三十一年如一日 扎根基层法庭


 

颜建江同志于1988年8月开始进入法院工作,先后任职于硕放法庭、太湖法庭、华庄法庭,从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再到员额法官,扎根基层一线30余年。颜建江同志一直踏踏敬业,忠于职守,曾获 “办案能手”、“优秀政法干警”称号,并荣立“二等功”、“三等功”,2018年荣获最高院授予的“荣誉天平奖章”。

 

颜建江是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法院华庄法庭的一名民商事法官。他说,认真接待每一次来访,认真对待每一次庭审、认真写好每一份庭审提纲和每一份裁判文书,当事人得到满意的答案而露出的笑脸,是对他工作最大的肯定。

 

提到颜建江同志,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老颜”,都要称赞一句,老颜是“老法师”了,办案子没得说。在法院工作30余年,发改案件总共只有3件,这得益于老颜扎实的法律功底和他的认真细致爱钻研。老颜对案子是出了名的细致,看卷宗是逐字逐句的看,遇到法律问题尤其爱较真。

 

2018年,华庄法庭受理了一件特别的案件。老人朱某某在自家小区一楼电梯门厅处,被一只突然跑来的狗惊吓而摔倒受伤。老人认为狗是小区环卫工梅某某所饲养。为查明案件事实,老颜与书记员多次奔赴小区物业公司调查,翻看事发录像,最后认定该狗系梅某某饲养。梅某某在携带狗外出时未采取安全措施,致使朱某某受到惊吓而倒地受伤,属于“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范畴。于是依法判定梅某某承担朱某某因此次事故造成的医疗费、护理费、伙食费、交通费等各项损失。梅某某收到判决书后表示服判,并未上诉。老颜判案认真、仔细,不轻易下结论,面对疑难案件沉心静气、剥丝抽茧,怀揣着对法律事业的热爱,这样才能做到三十年如一日初心不忘使命在肩,践行了一个优秀法官的责任。

老颜说,审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仅凭一颗善良的心是不能解决当事人问题,拥有技术才是案件当事人的福音。坚持每天学习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水平。当大家在享受着夜晚的惬意时,他沉浸在专业书籍中,忙碌在争议焦点上,醉心于工作经验的总结……


如今除了自己审理好案件外,老颜也成了法庭里法官助理们的“带教老师”,很乐意帮助法官助理解决难题。随着司法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老颜也成为当地司法所、社区的“朋友”,上门走访、释法明义,能够让纠纷在诉前得到化解,是他努力前行的最大动力……


 “ 三十一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法庭,心中唯有的一份追求就是:多办案,办好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每一个案件都能案结事了,这就是我的初心和坚守。”老颜说。

 

让我们一起为身边的法官点赞!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wc2SH9-jMN-QRLUs7-FZAw


 

 

 
责任编辑:中院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