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字:
  • 栏 目:
  • 高级搜索
您是第位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关爱成长
法治讲座心得选编——教师代表听取“校园欺凌的防范与规制”法治专题讲座后的“启示”(二)
分享到:
作者:中院关工委  发布时间:2022-05-27 16:44:09 打印 字号: | |

编者按 

2022年是第27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主题为“共防共治学生欺凌·共建共享和谐校园”。无锡市江南中学将“开展防范学生欺凌教育”作为今年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3月25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助理翁强、刑一庭副庭长蒋璟受无锡市江南中学通扬分校的邀请,以法治大讲堂形式,为59名教师作了主题为“校园欺凌的防范与规制”法治专题讲座。

根据学校部署,参加听讲座的43名班主任和9名青年教师联系实际,以“园丁”的使命和担当,有感而发,以三言两语形式,写下了质朴而生动的“启示”。考虑阅读效果,对52份“启示”分两期刊登,并加配教师的照片。欢迎网友对两期专栏留言。

江南中学通扬分校教学楼校园文化展示墙校园文化






初二班主任启示

 

邹忞科:“校园欺凌”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或离我们很遥远的话题,有时就会在不经意间“发生”在我们日常管理中。保护好每一位学生是我们的义务,更是一份责任。通过此次学习,我认识到:要从法律的角度重新审慎该问题,其实也是对我们班主任的一种“保护”。

金永春:校园欺凌无小事。面对学生,我们要有耐心,有爱心,及时地去发现,更早地去预防和保护,这样才能让这些花儿健康地成长!

石宛玉:老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学生在校的点点滴滴见微知著,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呵护他们的成长。

胡晓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老师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指导者、引路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引导学生、学生家长,充分认识校园欺凌所带来的伤害。

蒋春杏:保护隐私是对人性自由和尊严的尊重,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隐私权是一种基本人格权利。

郑丽芳:我们要从细微处着手负起教育责任:比如我们班部分男生喜欢喊绰号,多次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可通过告知他们侵犯了同学的名誉权来教育他们。效果会更好。

贾成林:校园欺凌不是离我们很远的话题,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杜绝校园欺凌,需要每个老师和家长关注每个学生,呵护他们的成长。

孙  剑:通过本次学习,让我进一步明确了何为校园霸凌,以及如何处置霸凌事件,也进一步明确了作为班主任应该担负起的职责。

张  虎:平常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之间的相处情况,将问题扼杀在萌芽。若有打架斗殴事件发生,要及时处理,避免矛盾升级。

徐欣雨:经常有学生说不敢说班内有哪些同学违反纪律。平时要多鼓励学生和老师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将校园欺凌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陈  倩:校园欺凌无小事,教师要有敏锐的双眼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同时也要多和学生交流沟通,让学生勇于说出问题,敢于寻求帮助。

顾正华:作为班主任,需要敏锐地发现可能发展成校园欺凌的情况,及时做好工作,并向学生和家长明确一旦定性为校园欺凌的严重性。

石云虹: 关于防治校园欺凌的讲座,短短30分钟,除了专业名词的堆砌与冲撞,留给自己更多的是思考的留白和实践的探索,就像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是道路。

王  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坚决向校园欺凌说不,明确要求,坚决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打造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环境!

何  平:这次讲座围绕拒绝校园霸凌,做品学兼优学生展开。视频中几段学生打架斗殴、欺凌弱小的校园霸凌事件视频,使观看的我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平日里念着文明友善的莘莘学子竟也成了对他人恶语相向、棍棒相加的人。如法官所说,我们该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毕竟有的人、有的事都要我们去珍惜。再者,这样的青涩年华,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初三班主任启示

 

姜阳波:通过聆听中院两位法官讲座,让我从情理和法理方面都深刻了解了校园欺凌的定性和处理。在班级管理中可以借鉴两位法官深入浅出的理论,并考虑进行一期专题班会。

秦敏亚:通过学习,了解了校园欺凌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作为班主任更要知法懂法,才能更有效防范校园欺凌!

周  韵:通过今天的学习,发现校园欺凌离我们并不遥远,作为班主任懂得相关知识,才能更有效防范校园欺凌!

徐  洁:校园欺凌的现象肯定有,但是学生对于校园欺凌的界定是很模糊的,尤其是多人一起,涉及到语言和肢体接触的时候,大家会相互推卸责任。通过今天的学习,我觉得很有必要和学生一起学习。

李祎宸:通过《民法典》与校园欺凌具体案例的学习,了解了何为校园欺凌,如何区分普通打架和校园欺凌。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寻求帮助,对校园欺凌零容忍!

陈佳琳:班主任要防止校园欺凌的发生,帮助同学们远离校园欺凌。增强学生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文明守纪意识,更好地规范学生行为,守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呼吁同学们要抵制暴力文化,不参与校园暴力,向校园欺凌说“不”!

邵敏娟:通过学习,我认为:我们要居安思危,多关注孩子们。校园欺凌也不仅仅包括肉体上的折磨,还包括了区别对待的软暴力,比如:给同学们取侮辱性外号与喝骂,传播关于受害者的消极谣言和闲话等等。较之前者,软暴力对孩子自尊心和性格的伤害更大。

张  怡:校园欺凌不分大小,会令受害者在肉体或心灵上受到痛苦。学校是一个让学生进步、完善和发展的地方。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正确教育导向,培养学生健全心理,强化法制教育,加强家校联合。

李涤非通过讲座,我认识到作为老师,要增强对学生的关爱,加强校内时间的品德教育,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健康的同学关系,如何正确地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除了多和学生沟通,也要多和家长沟通,家校联合,防微杜渐。

宋  庆:一方面普及法律知识、防范校园欺凌,另一方面缓解学习压力、增加学习乐趣。我们要引导学生、学生家长,充分认识校园欺凌所带来的伤害。

俞凌燕:身为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要更加积极主动,去消除校园暴力带来的恶劣影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杜绝校园暴力,创建和谐校园。

陈珊芳:校园欺凌是恶性的、恶意的,只有重视对学生的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杜绝校园欺凌,做到校园欺凌零容忍。

奚凯伦: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对中院刑庭法官展示的校园欺凌事件感到痛心,我们教师一定要以自己的模范行带动广大学生,杜绝校园暴力,创建和谐校园。

褚  玥:频发的校园欺凌事件令人痛心,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也要从思想上教育学生,了解校园欺凌,杜绝校园暴力,让校园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土。


 
责任编辑:中院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