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字:
  • 栏 目:
  • 高级搜索
您是第位访客
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关爱成长
《无锡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漫画案例读本》读后感第二期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2-10-27 12:45:34 打印 字号: | |

编者按

 

    本院关工委曾以电子版形式,分七期连续转载了会同团市委、司法局等部门联合编写的《无锡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漫画案例读本》第一辑、第二辑计20个刑事案例。无锡市园林技工学校团支部及时将上述电子版案例转发各班级并动员学生发给其家长阅读。部分学生和家长阅读后,联系青少年现状,结合所思所想,分别撰写了案例读后感。现将学校团支部推荐的3份思考深沉、分析透彻,笔触犀利、文笔生动的案例读后感陆续予以刊登,供广大网友浏览分享。

    欢迎有关部门及学校推荐学生或其家长撰写的案例读后感(电子邮箱:wxzyggw@126.com,来稿请注明联系方式),本院关工委将编辑刊登,致力为广大青少年及家长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网络平台。

 

 

〖案例读后感〗

 

成长路,法律护

 

 

    看完孩子转发给我的《无锡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漫画案例读本》,我理解了为什么老师要求让家长来写这份观后感。案例开头“编者按:法治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尚处在求知、成长阶段中的青少年树立法律意识、预防违法犯罪,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课扣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法治最及时最有引导性的教育来源于家长。

    案例中很多孩子都是未满十八周岁的青少年,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来自于家庭对孩子管养教育的缺失,有的父母离异,有的家长忙于工作而对孩子疏于管教。孩子生来就是一张白纸,将来是成为最美画卷,还是被说教的大多数,与父母的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青少年缺乏社会经验、缺少自我保护意识,是最容易成为被害者和加害人的群体。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不仅仅承担着孩子养育的责任,更承担着教导孩子成为正直、善良的有用之才之责。中职生所接触的圈子相对要更复杂,孩子的心性也更容易受到扭曲,这个时候除了学校的教育外,家长就承担着孩子贴身教育者的职责。可以说,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大多来自家长平时的言传身教。

    所有案例中让我最为触目惊心的是关于毒品的案例,无论是体内藏运毒,还是自己吸毒并收容教唆他人吸毒,都看得让人胆战心寒。每年的“6.26”国际禁毒日,官网发布的各种让人防不胜防的新型毒品,还有一旦染上毒瘾后,生不如死的人生状态,都让我对涉毒深恶痛绝。我们作为中国公民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国家对于毒品的管控是非常严格的,可即便如此,每年仍然有很多人会深陷毒潭无法自拔,最后导致家破人亡,付出极其沉痛的代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其次,我对案例一《赵某抢劫、强奸、猥亵儿童案》也有颇多感触。一名犯罪人分别对三个孩子实施了犯罪,但是三个小女孩不同的应对,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小聪由于自我保护意思较强,谎称父母马上就回来了,并且大声回答,造成一定的动静,使得犯罪分子不敢轻举妄动从而躲过一劫。小芳虽然老实回答了父母不在家,但是在受到威胁时急中生智,用牺牲金钱的方式保护了自己人身安全。而小梦没有防范意识,发生危险时没有防卫和反抗技巧,从而受到了巨大的伤害。这个案例很好地诠释了家长平时对于孩子防范意识、防卫技巧教育的重要性。应对危险沉着冷静,除了防范危险的发生,同时也要在危险来临时将自身损失降到最低,教育孩子没有什么比人身安全更重要的,保护自己的安全比任何身外之物都更重要 !当然,我们知道受害的孩子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犯罪人,而他也为自己的犯罪行径付出了惨痛的法律代价。但是生活中的各种危险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我们无法阻止别人犯错,那么最起码的不要让别人的错给自己带来无法磨灭的伤害。

    青少年犯罪事件频频发生。为此,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都在为孩子的身心健康做努力。世界上的诱惑点太多,能识别陷阱且避免伤害是我们所有人一生的课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孩子希望你既有不伤人的修养,也有不被人伤害的气场,善良中带点锋芒!(作者:无锡市园林技工学校学生家长)


 
责任编辑:中院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