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本院关工委曾以电子版形式,分七期连续转载了会同团市委、司法局等部门联合编写的《无锡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漫画案例读本》第一辑、第二辑计20个刑事案例。无锡市园林技工学校团支部及时将上述电子版案例转发各班级并动员学生发给其家长阅读。部分学生和家长阅读后,联系青少年现状,结合所思所想,分别撰写了案例读后感。现将学校团支部推荐的3份思考深沉、分析透彻,笔触犀利、文笔生动的案例读后感陆续予以刊登,供广大网友浏览分享。
欢迎有关部门及学校推荐学生或其家长撰写的案例读后感(电子邮箱:wxzyggw@126.com,来稿请注明联系方式),本院关工委将编辑刊登,致力为广大青少年及家长提供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网络平台。
〖案例读后感〗
每张白纸都应绚丽多彩,而不是被蹂躏践踩
——《无锡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漫画案例读本》读后感
张民雨
法治宣传教育对于青少年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团市委、市司法局等部门精选真实案例编写了图文并茂的《无锡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漫画案例读本》两辑。
看完这些案例,发现走上歧途和深受戕害的青少年就在你我身边。每一个鲜活的案例都是血淋淋的教训,性侵猥亵、诈骗贩毒、抢劫赌博、故意伤害,无一不令人难以置信、后脊发凉,这也为广大家长、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敲醒警钟。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本质是认知教育,我们必须用实际行动去支持法治宣传工作和维护青少年人身安全。
其实,每个孩子原本都是一张白纸。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认知决定了他的行为,孩子的认知从哪里来?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婴儿期,孩子对眼前的新世界充满好奇,他的认知往往来自对环境的简单触觉(咬一咬、摸一摸),经常咬到书本便知这是世界常有书本,经常摸到麻将便知这是世界常有麻将;儿童期,孩子对父母是依赖和信任的,他的认知就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所以孩子身上往往有着父母的影子,从小耳濡目染黄赌毒,自然也很难正义健康;青少年时期,社会、家庭、学校、生理多重因素影响着孩子,只有在众多干扰中一致做出正确引导,才能让孩子在阳光下前行。在这张白纸上,你若乱涂乱画便很有可能成为一张废纸,你若精心描绘便是一幅好画。
另外,犯罪不是差生的“专利”。从前,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会更偏爱成绩优异的孩子,大家认为差生是懒惰的、容易自暴自弃和犯错的。我们可以发现孩子的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永远不能给孩子随便扣帽子定性,否则你的偏见将是孩子坠入悬崖的推手。近年来,高学历犯罪的案例比比皆是,更加证明成绩和品质并非正相关。每张白纸也许原料不一样、质地不同、尺寸不一,但只要画上合适的图案和色彩,都是最独特、最珍贵的画。
最后,倡导所有人:关爱每张白纸,无论质地和尺寸,请一视同仁。相信只要我们一起精心描绘,都将绘成一幅幅名画,拼凑成祖国绚丽多彩的未来!(作者:无锡市园林技工学校学生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