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一庭
副庭长
一级法官
蒋 璟
“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下医医已病。”调研是我们法院人从事审判工作时“治未病”的重要手段,所以大家普遍也比较重视此项工作。我个人的调研较集中在法院系统的学术讨论会方面,从2010年至今,我已陆续参加了12次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拿了6次奖,经验的累积让我在此方面也形成一些感悟与体会。借此机会想与大家分享分享。
正确对待学术调研
思想上我们应当给予这件事充分重视,不应有完成任务的被迫心态,相对适宜的是抱着一种“我想写,别人可以写我怎么不可以”的主动作为精神。可能有同事心想,我到法院是想当法官办案,又不是想当学者,为什么还要苦哈哈地“爬格子”、写文章。实不相瞒,一开始我也有这种想法,但后来工作中,我发现有些问题经常遇到,有些经验亟需总结,但在总结过程中下笔艰难,想要表达,却难以成文。那时候认识就逐渐产生变化:如果连自己的所思所想都不能精准地表达出来,那还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官吗?而这种精准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能力,则必须通过一点一滴的学术调研进行锻炼,别无他法。培根说,“写作使人精确”,大概就包含这个意思。
理念上我们应调整思考模式。法院学术调研的素材来源于司法实践中的各类问题,而调研正是对其中某类问题进行系统性整理,它侧重于应用性、实战性,以“解决问题、给出答案”作为调研的最终目的。能否准确、细致、全面、严谨地用文字描绘出问题、分析出原因、提出解决思路,可以最直接地体现一名法官对于该问题的认知深刻与否。这一点有别于院校的理论研究和课题项目,不能仅批判而不建设。
注重模仿和平时积累
注重模仿,以学术讨论会为例,是指要多看多学获奖文章,尤其是一、二等奖的文章。其实,学术讨论会和高考也有些类似,参会论文都是竞赛型文章,而获奖论文正如高分作文,是最好的学习对象。如何选题、写摘要引言、合理谋篇布局、在有限篇幅和时间内吸引并打动评委等等,都可以在获奖论文中找到答案。我自己也是一个模仿者。2010年到2012年,我连续参加了3届学术讨论会,均未收获国家级奖项。2013年,我选择“休赛”一年,但并没有放松,而是把前几年全市法院的所有获奖文章一一找到,反复揣摩,学习、模仿他们的写作思路和模式。我在脑海里、电脑上反复列框架、写思路,设想每个题目如果是我来写,会如何布局、如何表述,然后再跟获奖文章作对比,汲取长处。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后来可能是运气来了,也可能是水到渠成,连续拿了3次国家级奖项。
平时积累,我的体会是平时的课外阅读可以博一些、杂一些,不仅局限于法学理论,社会学、经济学、犯罪学、侦查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一些理论模型和方法都可以学习借鉴吸收,以此拓展知识面,将这些知识运用在学术研究中,有时也会大放异彩。
平衡选题小切口与学术大格局
大家都知道,选题很重要,选对了题目,便成功了一半。但如何选题?我的体会是从客观真实存在的小问题切入,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给我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即坚持问题导向。
首先,这个问题必须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真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或者普遍性,而不能是一个实践中不存在的问题,所以最好有一定的数据和案例作为佐证引出问题进行讨论。
其次,这个问题不能太大、太宏观,因为篇幅有限、视野有限,1万5千字的篇幅要求也是从体例上引导我们选择相对小一些的问题切入,而“论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论某某罪的犯罪构成完善”等这类标题都是法学大家才敢着眼,并不适合我们普通论文写作。
最后,这个问题不能太小、太琐碎,必须有一个理论基础的点作为支撑。毕竟是学术讨论会,要体现学术性,在提出问题之后,要有一个理论的闪光点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统一起来,使整篇文章超出就事论事的高度,实现文章立意的升华。去年我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是关于认罪认罚量刑建议和法院审判权之间的冲突。关注这一问题的文章很多,而我那篇的理论闪光点就在于超出了法检两家各自的立场,从宪法关于权力分配的规定和组织结构平衡的角度,提出应当把审查“量刑建议明显不当”这一权力归属于法院。这一结论可能就是我文章的贡献值和得分点,因此最后也得到了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