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4月27日下午,梁溪法院少年家事庭法官宋晶晶、王杰前往刘潭实验学校分别作题为“以法治之光,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治专题讲座。通过典型案例解析与实务指导,帮助七年级、八年级计600余名学生家长建立法治化教育思维。
构建网络安全 明晰校园侵权事故责任
首场讲座聚焦“网络诈骗与校园侵权防范”,法官王杰结合《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实施背景,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诈骗、信息泄露、游戏充值陷阱等案例进行剖析。针对某初中生遭遇虚假中奖信息诈骗的模拟场景,详细解读《民法典》关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法律行为的规定,在尊重孩子隐私保护的情况下,提出“三查三问”监护机制:查设备应用安装、查账户资金变动、查社交软件动态;问网络社交情况、问虚拟消费明细、问在线学习进展。在校园侵权责任划分环节,结合3起典型判例进行对比分析:某学生故意绊倒同学构成过错侵权,追逐打闹意外受伤适用过失相抵原则,篮球运动损伤属自甘风险行为。通过直观的案例对比,明确不同情形下的责任认定标准,提示家长们注意保存医疗票据、监控录像等关键证据,建立完整的证据链意识。

深析失范成因 强化源头治理与防治
在第二场讲座中,法官宋晶晶结合近3年所审结的涉未成年人案件数据,系统剖析未成年人行为失范的规律特征。数据显示,未成年人行为偏差呈现3大趋势:低龄化特征显著、网络诱因突出、不良交友影响加剧。通过家庭监管缺位、代际矛盾激化、社会不良文化侵蚀、心理健康干预滞后四维分析模型,揭示行为失范背后的复合性成因。剖析数据及成因后,法官宋晶晶对应解读了《治安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措施等法律条款。在防治策略上,提出从强化沟通与情感陪伴、规则教育与法律意识培养等方面为家长提供清晰的帮教路径。



探索长效机制 打造全方位保护体系
梁溪法院少年家事庭庭长吴伟介绍,近年来,梁溪法院通过编写《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白皮书》、开设家长法治课堂、引入涉未案件心理辅导等举措,不断打造未成年人保护新格局。下阶段将继续深化与教育部门、妇联组织的协作联动,年内计划开展法治夏令营等实践性活动,通过“沉浸式”法治教育提升未成年人规则意识,以司法力量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梁溪法院关工委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