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两天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法院咨询的,没想到诉讼服务中心的法官听说我是农民工讨要工资,立即帮我电话联系了老板进行调解,这不,官司还没打,我就拿到钱了,真的很谢谢法官。”安徽小伙张某在惊喜之余,对法院快速高效的司法服务表示感谢。 为方便群众诉讼,整合审判资源,江阴法院于2009年8月设立诉讼服务中心。中心具有诉讼服务、纠纷化解、案件分流三项基本职能,具体包括法律咨询、导诉导访、司法救助、案件查询、判后答疑、信访接待等27项内容,为老百姓提供“一站式、集约化、全方位”的诉讼服务,实现了“零距离”面对百姓,“高效率”提供帮助,“低成本”解决纠纷。 90后少年朱凌华是江阴澄西船厂技工学校的学生,2008年7月1日,他被学校安排到江阴新扬子江船厂实习。同年7月9日,因其他操作员违章操作,戴有安全帽的朱凌华被飞出的钢管打到头部,导致嘴唇开裂,造成9颗牙齿脱落,4颗牙齿受伤。经医院换牙整形,共花去医疗费13余万元。事故发生后,船厂支付了10万余元治疗费,但就赔偿事宜,双方拖着一直没有解决。朱凌华的父亲朱德贤多次找到学校和工厂索要赔偿,但对方相互推诿,无奈之下,2010年7月,担心过了诉讼时效的朱德贤来到江阴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寻求帮助。 “小伙子年纪轻轻就承受这么大的痛苦,学校和工厂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诉讼服务中心主任储振宇听说了朱凌华的不幸遭遇后深表同情,立即建议朱德贤为儿子做伤残鉴定,并积极组织学校和工厂进行调解。 一个月后,鉴定结果显示朱凌华构成九级伤残。最终,经过储振宇的耐心调解,双方达成23万余元的赔偿协议,并已全部付清。 江阴法院在院部设立诉讼服务中心的同时,在六个人民法庭相应设立了诉讼服务站及人民调解工作室,全面开展诉讼服务和诉前调解工作。 46岁的陈某不幸惨遭车祸,被送往当地医院进行抢救,因伤势过重,于两天后去世。因陈某家人尚拖欠医院3万余元医疗费,医院多次上门催讨,陈某家人以“医院诊断有误、延误抢救时间”为由拒绝支付,村民听说医院上门讨债后,自发组织20多人聚集到医院为陈家讨要“公道”。医院认为,当时抢救是本着救死扶伤的本职,如果因同情陈某而将3万余元医疗费免去,此先河一开,其他人势必效仿,于是医院决定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的手段讨回医疗费。 在分析案情后,青阳法庭立即进行案件分流,将此案交由人民调解室专职调解员任建成负责。任建成是青阳法庭退休的老庭长,具有丰富的调解经验,熟悉民俗民情,经过他的耐心工作,医院决定只收取2万元成本费,同时,医院还建议陈某的儿子作为直系亲属去献血,这样陈某即可享受互助金补助,陈某妻子对此感激涕零。至此,一起医患纠纷在诉前得到成功化解。 据了解,2010年,江阴法院诉讼中心提供导诉服务1041人次,约见法官395人次,收转材料344人次,案件查询159人次,诉讼费缓交3人次0.5万元,诉讼服务中心和各人民法庭诉讼服务站共调结案件947件,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